opaque 2基因微卫星标记与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姜伟

作者: 姜伟;李新海;李明顺;田清震;张世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优质蛋白玉米;opaque2基因;微卫星标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4 年 30 卷 08 期

页码: 757-7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opaque 2 (o2 )基因序列内的微卫星标记phi0 5 7、phi112和umc10 6 6检测优质蛋白和普通玉米自交系CA335及黄早四 ,发现phi0 5 7是共显性标记 ,且具有明显的多态性。利用标记phi0 5 7对BC1F1回交群体 [(CA335×黄早四 )×CA335 ]的 2 2 4个单株进行检测 ,两种基因型o2o2和o2O2的分离比为 1∶1 2 4 ,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比例。进一步将群体内同一基因型o2O2或o2o2植株上的籽粒混合测定赖氨酸含量 ,发现o2o2基因型玉米籽粒的赖氨酸含量 (0 4 2 8% )显著大于o2O2基因型 (0 334% )。研究表明利用微卫星标记phi0 5 7辅助选择玉米o2o2基因型 ,可以提高优质蛋白玉米的选择效率。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分子标记在优质蛋白玉米(QPM)育种中的应用. 宋敏,田清震,李新海,李明顺,张世煌. 2005

[2]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优质蛋白玉米近等基因系. 郑德波,邹成林,韦新兴,黄爱花,吴永升,莫润秀,蒋维萍,韦慧,黄开健. 2015

[3]优质蛋白玉米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田清震,李新海,李明顺,姜伟,张世煌. 2004

[4]在构建QPM近等基因系过程中对回交群体的SSR标记选择. 雷开荣,石春焱,李明顺,张世煌,李新海,肖木楫,张德贵,郝转芳. 2006

[5]糯玉米opaque2基因近等基因系的创制. 张晓星,朱慧,张东民,宋丽雅,张德贵,翁建峰,郝转芳,李明顺. 2017

[6]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7]南非玉米种质资源的引进及其利用.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李晓煜,李良英,甄占萍,崔四平,贾银锁. 2012

[8]因地制宜发展贵州优质蛋白玉米生产. 潘敏娜,郑常祥. 2006

[9]优质蛋白糯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及品质分析. 王伟,杨文鹏,王明春. 2017

[10]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质检测与分析.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11]N应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优质蛋白玉米研究初探. 赵军华,俞忠良,楼肖成,郭章贤,胡贤女. 2002

[12]优质蛋白玉米产量和品质性状配合力、杂种优势及相关分析. 齐建双,铁双贵,孙建军,朱卫红,卢彩霞,孙若楠,杜永娜. 2009

[13]优质蛋白玉米农艺性状的遗传和相关性及其应用的研究. 康继伟,陈宛秋,张彪. 1993

[14]优质蛋白玉米和普通玉米氨基酸消化率的比较研究. 翟少伟,齐广海,屠焰,刁其玉,刘福柱. 2006

[15]CIMMYT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群分析. 李明顺,张世煌,潘光堂,李新海,夏先春,田清震,白丽. 2005

[16]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番兴明,谭静,杨峻芸,黄云霄. 2000

[17]优质蛋白玉米在产蛋鸡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翟少伟,齐广海,武书庚,屠焰,刁其玉,刘福柱. 2006

[18]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优质蛋白玉米品种的物候期模型(英文). 番兴明,ATTACHAI Jintrawet,杨峻芸,黄云霄,谭静. 2002

[19]SSR标记在优质蛋白玉米选育中的应用研究. 滕辉升,杨耀迥,张述宽,苏琪,陈天渊. 2010

[20]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黔单11号. 郑常祥,陈泽辉,潘敏娜.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