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甸草原退耕后不同恢复期植物多样性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储

作者: 王储;闫玉春;蔡育蓉;王旭;徐大伟;珠娜;张敬敏;辛晓平;陈金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草甸草原;退耕地;植物多样性;天然草原;呼伦贝尔草甸草原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197-2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 CSSCI

摘要: [目的]通过揭示开垦草原退耕后不同恢复期的植物多样性变化,旨在为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管理和恢复受损草地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调查和室内分析,对不同退耕年限退耕地与对照的天然草地的植被特征进行同步调查,并借助单变量一般线性模型对退耕地和天然草地的植被特征,分物种重要值,植物多样性指数及响应比等进行差异性分析,研究了开垦草原退耕后不同恢复期的植物多样性变化。[结果]退耕5年、13年和17年的样地植物丰富度和植物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的天然草地,而退耕19年的样地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与对照天然草地无显著差异;相较于退耕5年的退耕地,在退耕时间更长的退耕地中,植物群落主要层片由菊科植物转变为禾本科植物。退耕地群落演替过程中,随退耕年限增加,与天然草地间差异性减小,逐渐接近天然草地。[结论]退耕是一种有效地促使植物多样性接近天然草地的措施。且除退耕年限外,退耕地与天然草地间群落相似程度同时受天然草地初始状况影响。

分类号: S812

  • 相关文献

[1]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差异性分析——以呼伦贝尔羊草草甸草原为例. 邓钰,柳小妮,辛晓平,闫瑞瑞,王旭,杨桂霞,任正超. 2012

[2]肉牛放牧梯度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闫瑞瑞,辛晓平,张保辉,闫玉春,杨桂霞. 2010

[3]不同叶面积指数遥感产品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的应用对比. 杨帆,李振旺,包玉海,李晓宇,张保辉,辛晓平. 2016

[4]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不同退化程度羊草群落指标研究. 乌仁其其格,武晓东,闫瑞瑞. 2009

[5]退耕地生态恢复的研究进展. 王博,赵沛义,任永峰,高宇,路战远,程玉臣,徐文俊. 2015

[6]退耕地立体种植模式——枣粮间作. 任丽华,郑国相,李晓阳,姜宗辉. 2004

[7]黄土高原退耕地恢复对土壤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王国利,陈应武,刘长仲,侯扶江,杨宝生,王森山. 2010

[8]黄土高原退耕地复垦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空间变异特征的影响. 肖波,王庆海,李翠,曹志德. 2011

[9]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能研究. 张振国,黄建成,焦菊英,白文娟. 2007

[10]塔河胡杨林核心区退耕地初始年土壤及植被养分特征数值分析. 张优,刘茂秀,史军辉,王新英,艾吉尔·阿不拉,张炎. 2024

[11]黄土高原退耕地的生态恢复. 侯扶江,肖金玉,南志标. 2002

[12]平安县脑山地区退耕地恢复生态植被对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含量及pH值的影响. 樊光辉,汪海林. 2008

[13]安塞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物群落土壤抗蚀性分析. 张振国,黄建成,焦菊英,白文娟. 2008

[14]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林草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影响评价. 王月玲,王思成,蔡进军,马璠,董立国,李生宝. 2017

[15]内蒙古开鲁县天然草原利用现状及对策. 郭福纯,王海滨,李艳军,张雨军,贾明. 2013

[16]基于MODIS-NDVI的草地遥感在内蒙古天然草原植被状况中的应用. 梁燕,魏玉荣,刘爱军. 2009

[17]利用遥感技术监测锡林郭勒天然草原利用强度方法初探. 刘爱军,韩建国. 2010

[18]2012年3月草业科学大事记-国内篇. 张明磊. 2012

[19]佳木斯地区天然草原资源可持续发展分析与对策. 吴晶,赵艳清. 2005

[20]对中国草地资源保护、建设与利用的几点思考. 杨殿林,贾树杰,乌云格日勒,高海滨,苏志峰.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