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量下籼稻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及氮素的吸收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梅

作者: 邓国富;莫海玲;于松保;阎勇;陈荣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肥;籼稻;干物质积累;氮素利用率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2 年 26 卷 08 期

页码: 1178-11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早籼稻品种特优63、晚籼稻品种美优998为供试材料,探索籼稻品种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其生育后期的干物质积累及对氮素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提高籼稻品种生育后期植株各器官(茎鞘、叶、穗)的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素的吸收;同时加速植株茎鞘、叶部分干物质及养分向穗部转移;增施氮肥虽导致结实率、千粒重下降,但通过提高穗数,甚至每穗粒数,使产量显著提高。在施纯氮234.0kg/hm2条件下,早籼、晚籼稻品种的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45.2%和36.8%。此外,增施氮肥极显著提高早、晚籼稻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率。研究表明适当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籼稻品种产量、氮素的吸收及利用。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头季稻氮肥运筹对再生稻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陈鸿飞,杨东,梁义元,张志兴,梁康迳,林文雄. 2010

[2]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对茶树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王峰,吴志丹,陈玉真,江福英,朱留刚,张文锦,翁伯琦,尤志明. 2018

[3]猪粪与氮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郑网宇,吴园园,张辉,宁运旺,马洪波,汪吉东,张永春,艾玉春. 2019

[4]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王立艳,高伟,李明悦,金修宽. 2021

[5]施氮时期对谷子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秦娜,朱灿灿,代书桃,宋迎辉,王春义,李君霞,平西栓. 2023

[6]氮肥调控对冬小麦主要性状、氮素利用及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化的影响. 张英鹏,刘兆辉,仲子文,孙明,刘苹,马征,井永苹,李彦. 2013

[7]我国农牧交错区耕作方式与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常旭虹,赵广才,杨玉双,丰明,马少康,王德梅,毕玉强,杨素荣. 2013

[8]氮密互作对优质食味水稻盐粳93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钟顺成,毛艇,李鑫,赵一洲,刘研,张战,倪善君,于亚辉,王诗宇. 2024

[9]不同氮肥条件对水稻田面水不同形态氮素动态变化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张鑫,安景文,邹晓锦,隋世江. 2013

[10]氮、钙配施对花生根系生长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刘颖,伊淼,王建国,郭峰,张佳蕾,唐朝辉,李新国,万书波. 2020

[11]布管方式和施氮量对机采棉生物量、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马腾飞,李杰,王纯武,娄善伟,帕尔哈提·买买提,何红,边洋,张鹏忠. 2023

[12]不同施氮水平对小麦氮素利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杨勇,王立艳,高伟,赵杰,李梦琪,王景余. 2021

[13]保水剂用量对冬小麦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李宗军,李学军,何方,侯占领,杨先明. 2013

[14]矮壮素配合氮肥全基施对华北夏玉米氮素利用的调控效应. 马正波,董学瑞,房孟颖,王琦,闫鹏,王庆燕,卢霖,董志强. 2021

[15]移栽密度与供氮水平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影响. 曾祥忠,张冀,吕世华. 2010

[16]不同施氮水平下籼稻和粳稻的产量响应差异. 李敏,李树杏,张洪程. 2013

[17]施氮量和栽培密度对超高产早稻Y两优30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011

[18]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超高产水稻中早2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徐春梅,王丹英,邵国胜,章秀福. 2008

[19]密度-氮肥互作对糜子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王君杰,王海岗,陈凌,曹晓宁,田翔,乔治军. 2014

[20]不同施氮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侯峰.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