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监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玲

作者: 林玲;章如意;张昕;邓晟;徐敬友;周益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致病力分化;致病类型;江苏植棉区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2012 年 24 卷 03 期

页码: 199-2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2008年来自江苏的37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及致病性分化监测。根据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时形成微菌核的多少,菌株可分为3种培养类型,其中菌核型占54.1%,菌丝型占24.3%,中间型占21.6%。菌核型上升成为主要的培养类型,并且出现了初分离培养时,菌落特征为完全黑色微菌核的菌膜菌核型菌株。采用特异性引物(D-1/D-2和ND-1/ND-2)PCR检测菌株的致病类型,结果落叶型菌株占83.8%,非落叶型菌株占16.2%,显示目前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以落叶型菌株为主,并且在每个植棉市都有分布。苗期致病力测定表明江苏省棉花黄萎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其中致病力强的菌株占27.0%,中等的占40.5%,弱的占32.4%,并且在落叶型和非落叶型群体中都存在致病力强、中、弱的菌株。

分类号: S435.621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大丰市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 邓晟,章如意,林玲,张昕,徐敬友,周益军. 2012

[2]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ISSR遗传变异分析. 袁洪波,艾尼江,赵建军,陈天子,杨郁文,刘蔼民,张保龙. 2013

[3]新疆主要棉区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邵家丽,缪卫国,刘海洋,倪萌,努尔孜亚,乔子辰,尚衍强. 2009

[4]河南省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与致病力分化研究. 杨凤祥,桑茜,马奇祥,李洪连,汪敏. 2009

[5]四川小麦条锈菌对小麦品种(系)毒力频率测定. 杨家秀,刘正德,黄光明,李云鹤. 1993

[6]四川水稻白叶枯病致病型研究. 何明,张成琬,罗显芝. 1993

[7]江苏省大丽轮枝菌的培养、遗传及致病特性分析. 喻秀秀,王卿,张昕,邓晟,林玲. 2018

[8]2019-2020年苏浙皖三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的致病类型鉴定及毒性结构分析. 李泓甫,华为,朱靖环,高利,陈万权,刘太国. 2023

[9]1997年我国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分析. 陈万权,陈扬林. 1998

[10]中国咖啡主栽区咖啡种质资源圃中咖啡驼孢锈菌致病类型鉴定和分析. 李乐,易克贤,吴伟怀,Vítor Manuel Pinto Várzea,Ana Paula Pereira,Mariado CéuMachado Lavadoda Silva,唐天乐. 2023

[11]2005-2010年四川省小麦条锈病菌毒性变化动态. 章振羽,沈丽,邝文静,姬红丽,倪建英,陈万权,彭云良. 2013

[12]警惕小麦条锈病今年全国大流行. . 2009

[13]山西省不同生态区小麦叶锈菌毒性研究. 原宗英,武英鹏,李艳芳. 2001

[14]稻曲病菌产孢能力及致病力测定. 李燕,于俊杰,刘永锋,尹小乐,张荣胜,俞咪娜,陈志谊. 2012

[15]2010-2012年甘肃省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监测. 黄瑾,贾秋珍,金社林,曹世勤,张勃,孙振宇,骆惠生,王晓明. 2014

[16]黑龙江省不同来源稻瘟病菌致病性分析. 马军韬,张国民,张丽艳,邓凌韦,王永力,王英,任洋,宫秀杰. 2017

[17]山西省小麦叶锈菌致病类型及毒性监测. 原宗英,武英鹏,刘敏捷. 2017

[18]棉田黄萎病菌致病型群落结构研究. 朱荷琴,简桂良,宋晓轩. 2004

[19]山西省小麦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 原宗英,李艳芳,武英鹏,曾卫芳. 2003

[20]山西省小麦不同生态区叶锈菌群体毒性研究. 原宗英,武英鹏,李艳芳,曾卫芳.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