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旱节水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跃强

作者: 张跃强;樊哲儒;王延军;李剑峰;吴振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抗旱节水;生理学;分子生物学;指标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07 年 44 卷 S3 期

页码: 36-4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从形态、生理、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小麦抗旱节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浅谈北京地区高产小麦育种和栽培发育生理学的研究及其意义. 曾浙荣,赵双宁,台建祥,贺澄日. 2000

[2]抗旱节水型衡麦系列品种的选育方法及系谱分析. 孟祥海,李丁,孙书娈,乔文臣,魏建伟,陈秀敏,赵明辉,李会敏,赵凤梧,李强. 2017

[3]山东小麦气象灾害预警指标规范. 张晓艳,王丽丽,郑纪业,唐研,王风云,阮怀军. 2014

[4]西南地区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分析. 李朝苏,吴春,汤永禄,樊高琼. 2015

[5]3种中药复方提取液对肉鸡生理、免疫指标的影响. 白华,胡明,朱小玲,杜加法,蔡亚娜,刘玉庆. 2010

[6]萝卜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性能变化研究. 王玲平,毛伟海,胡天华,包崇来,戴丹丽. 2007

[7]含糖棉纤维的微生物消糖技术研究. 苏垂龙,李朴范,吴高峰,张国胜. 1992

[8]非洲栽培稻形态生理及与亚洲栽培稻种间育性研究. 杨江主,陶大云,胡凤益,杨桂芬,陶红. 1997

[9]不同种质苜蓿苗期耐旱性评价及其方法的比较. 徐向南,易津,于林清,文都日乐. 2011

[10]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高产的光合特性及其生理基础. 吕川根,李霞,陈国祥. 2017

[11]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的高产生理基础初探. 宗寿余,吕川根,赵凌,王才林,戴其根,邹江石. 2000

[12]籼粳杂种亚优2号高产生理基础探讨. 吕川根,谷福林,陆曼丽,邹江石. 1991

[13]123份苜蓿苗期耐旱性评价. 徐向南,易津,于林清,袁敏. 2010

[14]GI值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及低GI食品生理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靳玉龙. 2024

[15]两个超级杂交稻与汕优63光合株型的比较分析. 吕川根,邹江石. 2003

[16]海岛棉苗期盐胁迫下形态学和生理学指标变化. 赵海燕,王建设,刘林强,陈勇全,李梦飞,卢全伟,刘方,彭仁海. 2017

[17]铜与锌对茶树生育特性及生理代谢的影响:Ⅴ.铜锌交互作用对茶树生长…. 韩文炎,许允文. 1996

[18]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品种抗旱特性的研究. 任永峰,赵举,张永平,白海. 2011

[19]土壤水分与烟草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的相关研究进展. 罗占春,杜伟,张卫星. 2009

[20]山西中部区试小麦品种抗旱节水指标分析. 温辉芹,程天灵,裴自友,李雪,王宏兵,张立生.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