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和外源物质处理对耳叶牛皮消种子萌发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方方
作者: 刘方方;黄进婵;段彤;沈敏;洪键;孙淼;张言周;吴承东;康贻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耳叶牛皮消;种子萌发;温度;激素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23 年 42 卷 06 期
页码: 92-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索耳叶牛皮消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以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进程等为评价依据,考察不同温度、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外源物质(植物激素和化学试剂)处理对耳叶牛皮消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耳叶牛皮消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25℃培养条件下种子萌发效果最佳,35℃浸种预处理能进一步促进种子萌发;相较于吲哚乙酸(IAA)和6-苄氨基嘌呤(6-BA),外源赤霉素(GA_3)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100 mg/L的GA_3处理效果最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6 g/L的KNO_3和1 g/L的NaCl也能显著促进耳叶牛皮消种子萌发;100 mg/L GA_3+6 g/L KNO_3+1 g/L NaCl组合处理下,耳叶牛皮消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5.2%、57.6%和94.6%,萌发起始时间和萌发高峰期均较对照提前了2 d,发芽周期也明显缩短。
分类号: S567.239
- 相关文献
[1]杨梅种子萌发的生理和基因表达变化. 曹靖,戚行江,郑锡良,俞浙萍,张淑文,任海英. 2022
[2]菌根共生对多花黄精种子萌发的研究. 戴惠明,段晓婧,何全全,郑洁敏,朱建军,姜武. 2023
[3]菌根共生在栀子种子萌发以及枝条扦插中的作用. 戴惠明,郑洁敏,黄宗贵,李亚萍,姜武,陈家栋. 2023
[4]耳叶牛皮消中C_(21)甾体类成分研究进展. 王新婕,李振麟,钱士辉,濮社班. 2018
[5]郁金香花期调控研究进展. 孙明伟,赵统利,邵小斌,朱朋波,刘兴满,汤雪燕,陈翠竹. 2014
[6]牙鲆性别控制研究进展. 金艳梅,张晓庆. 2015
[7]利用马铃薯离体叶片结薯的新途径. 王梦飞,田宏先,裴荣信,马涛,白灵,李玮. 2010
[8]温度和药剂处理对花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姚悦梅,潘耀平,戴忠良,吴国平. 2002
[9]温度和PEG胁迫对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慧慧,王普昶,赵钢,孙秋,陈莹. 2014
[10]温度对杂交狼尾草及其母本种子萌发的影响. 周洋,丁成龙,赵丹,吴海涛,顾洪如,刘大林. 2008
[11]不同温度和PEG处理对中华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汪建军,麻安卫,汪治刚,蔡宇,旷宇,田沛. 2016
[12]三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水热响应. 黄文达,王彦荣,胡小文. 2009
[13]野豌豆属4种植物种子萌发的积温模型分析. 胡小文,王娟,王彦荣. 2012
[14]温度、PEG和NaCl对3种胡枝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刘鸿芳,汪永平,骆凯,余玲,张宝林,塔拉腾,刘晓燕,张吉宇. 2016
[15]报春花属滇海水仙花种子萌发特性. 邵长芬,关文灵,李世峰,宋杰. 2013
[16]温度和硬实对金花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任海龙,魏臻武,乔志宏,陈祥,李毅. 2019
[17]环境因素对不同地区牛筋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马艳,马艳,董合林. 2019
[18]环境因素对新疆不同地区田旋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马小艳,马小艳. 2019
[19]不同土壤条件下沙地雀麦种子的萌发生长特性. 井乐,伊风艳,石凤翎,高翠萍. 2015
[20]温度和干旱胁迫对乌拉特肋脉野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伊风艳,孙海莲,晔薷罕,王晓娟,邱晓,展春芳.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大麦籽粒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栾海业;朱琳洁;李钰;孟炜;刘雨倩;徐肖;刘方方;沈会权
关键词:大麦;籽粒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壳寡糖对白首乌的诱抗促生作用研究
作者:吴承东;沈明晨;闫凯旋;陈镭;朱丽;张明
关键词:白首乌;壳寡糖;主茎生长;抗病性;产量
-
小麦新品系赤霉病抗性鉴定及基因效应分析
作者:张琪琪;刘方方;万映秀;曹文昕;李炎;李耀;张平治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品种;抗性基因
-
大麦耐盐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栾海业;孟炜;张英虎;李钰;朱琳洁;王裕;刘雨倩;徐肖;刘方方;沈会权
关键词:大麦;耐盐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江苏滨海白首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张明;朱丽;陈镭;沈明晨;闫凯旋;吴承东
关键词:滨海白首乌;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
氮素抑制剂研究进展
作者:黄铂轩;郑苍松;孙淼;邵晶晶;冯卫娜;李鹏程;董合林
关键词: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氮肥利用率;作用机制
-
EEF1D基因表达对绵羊羊毛纤维直径和毛囊发育的影响
作者:张敏;杨华;魏巧兰;何高明;沈敏
关键词:EEF1D基因;基因表达;毛囊发育;纤维直径;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