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氮副球菌硝酸盐/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变化及对养殖水体中无机氮素的转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伟

作者: 吴伟;刘道玉;瞿建宏;范立民;王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脱氮副球菌;反硝化;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养殖水体;无机氮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3 年 06 期

页码: 1244-12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一株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为试验菌株,研究了其在不同溶氧条件下菌体内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及对水体中无机氮的转化。结果表明,脱氮副球菌是一株好氧细菌,当水体中存在碳源及3种不同形式的无机氮时,水体DO的水平决定了菌体的生长速率及对无机氮的转化利用效率。DO充足,菌体生长速率快,细胞量高,反之则生长缓慢。脱氮副球菌可有效转化不同形式的无机氮,其以同化的方式转化NH+4-N,而以反硝化方式转化去除NO-2-N和NO-3-N。反硝化作用的程度取决于细菌体内异化型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力。而异化型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力受到水体中NO-3-N和NO-2-N的含量以及DO水平的显著影响。从转化速率和效能上来看,水体DO至少应保持在3.6mg·L-1以上。将活菌数≥109个·mL-1的脱氮副球菌按0.75、1.50、2.25mg·L-1的用量加入淡水池塘养殖水体,在38d试验期内可使养殖水体中的NH+4-N下降39.71%~49.33%,NO-2-N下降50.00%~64.39%,NO-3-N下降44.44%~60.00%,高锰酸盐指数下降7.81%~21.49%,对养殖水体中的无机氮素及有机物污染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研究显示,脱氮副球菌的好氧反硝化作用可以为养殖水体有氧条件下的脱氮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分类号: X703

  • 相关文献

[1]脱氮副球菌的好氧反硝化特性及对养殖水体中氮素的控制. 刘道玉,范立民,王琼,吴伟. 2012

[2]Pseudomonas alcaliphila AD-28的脱氮性能及其关键酶活性. 张峰峰,周可,谢凤行,赵琼,赵玉洁. 2019

[3]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A1501反硝化相关基因结构及功能分析. 燕永亮,杨剑,陈立宏,杨帆,董杰,薛颖,徐星晔,朱雅芳,姚志健,林敏,王忆平,金奇. 2005

[4]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A1501反硝化相关基因结构及功能分析. 燕永亮,杨剑,陈立宏,杨帆,董杰,薛颖,徐星晔,朱雅芳,姚志健,林敏,王忆平,金奇. 2005

[5]一株异养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脱氮特性研究. 王洁,蓝江林,刘波. 2013

[6]球孢白僵菌硝酸还原酶缺陷型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宋景荣,徐文静,赵曦,杜茜,杨信东,李启云. 2010

[7]球形棕囊藻对不同氮源的吸收利用机制. 蒙蕊,宋秀贤,刘淑雅,姜文彬,俞志明. 2018

[8]咸鱼中戊糖片球菌产亚硝酸盐还原的条件优化. 吴燕燕,王雅楠,李来好,杨贤庆,戚勃,黄卉,马海霞. 2013

[9]乳山湾近海沉积物潜在硝化速率的测定. 贺惠,甄毓,米铁柱,于志刚. 2017

[10]亚硝酸盐还原酶对咸鱼中亚硝酸盐的降解条件与效果研究. 王雅楠,吴燕燕,任中阳,李来好,杨贤庆,周婉君. 2015

[11]咸鱼中戊糖片球菌产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条件优化. 吴燕燕,王雅楠,李来好,杨贤庆,戚勃,黄卉,马海霞. 2013

[12]普通小球藻对水体NH4+-N、NO2--N去除效果及NO2--N的同化途径. 沈雷,高建操,聂志娟,郑兆伟,胡佳雯,邵乃麟,孙毅,徐钢春. 2024

[13]中华根瘤菌NP1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的表达和酶学性质研究. 袁会兰,边晨凯,陈度宇,张宇,许雷. 2016

[14]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李明悦,朱静华,廉晓娟,高伟,宁晓光,高贤彪. 2013

[15]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生长及其根际土壤氮的影响. 云鹏,高翔,陈磊,卢昌艾,张金涛,刘荣乐,汪洪,林国林. 2010

[16]近十几年间长江口春季无机氮和磷含量分布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梁翠,线薇薇,沈志良. 2016

[17]厦门市近15年无机氮湿沉降的变化情况. 陈法锦,劳齐斌,李志阳,周凤霞,孟亚飞,沈春燕,朱庆梅,张书文. 2019

[18]低C/N驯化生物絮团的自养和异养硝化性能研究. 王涛,刘青松,段亚飞,李华,董宏标,张家松. 2018

[19]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对小麦土壤氮素矿化、无机氮及产量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刘晓伟,俞盛山,曾骏,谭雪莲. 2021

[20]生物炭与绿肥配施对不同粒径黄壤无机氮含量及其贡献率的影响. 陈云梅,赵堂甫,赵欢,肖厚军,谢婷婷,胡岗,秦松.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