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采后冷害发生生理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倩

作者: 张倩;王庆国;白冬红;张晶;陈义伦;辛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果实;冷害;生理机制;调控技术

期刊名称: 山东农业科学

ISSN: 1001-4942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152-157

摘要: 低温是延长果实采后成熟衰老的有效手段,然而不适宜的低温贮藏易导致冷敏型果实发生冷害,从而失去商品价值。如何缓解低温贮藏下的冷害发生已成为冷敏型果实釆后保鲜和品质调控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综述了果实发生冷害的症状、条件,目前关于冷害的几种机理假说和近年来减轻冷害的相关技术措施。最后对果实冷害的发展方向做了简要展望。

分类号: S66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水稻冷害发生情况及生理机制. 王立志,孟英,项洪涛,洛育,邸树峰,谢光,田树刚,王连敏,王春艳. 2016

[2]果实采后软化生理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韩英群,郭丹,魏鑫,魏潇,王柏松,郝义. 2017

[3]超微弱发光用于番茄果实冷害发生程度的无损监测. 赵丹莹,生吉萍,丁洋,申琳,范蓓,刘灿. 2010

[4]以沼气为能源的生态温室微机调控的探讨. 包巍,卢济事,包武,方志坚,林琰. 2003

[5]油菜单产250kg/667m~2冬前调控技术的研究. 侯国佐. 2000

[6]反刍动物甲烷代谢测定方法及其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孙雨坤,赵玉民,闫晓刚,杨华明. 2016

[7]玉米等主要作物真菌毒素、限量标准与调控技术. 李刚,杨粉团,曹庆军,姜晓莉. 2017

[8]玉米制种田花期不遇的原因及调控技术研究. 陈桂兰,刘大海. 2011

[9]水葫芦投喂形态对蚯蚓消化能力的影响及其调控技术. 王海候,沈明星,陆长婴,陈凤生,施林林,吴彤东. 2011

[10]吉林省玉米高产高效生产土壤调控技术研究. 郭金瑞,边秀芝,闫孝贡,刘剑钊,任军. 2008

[11]淮麦20高产栽培群体指标及优化调控技术. 顾正中,周羊梅,蔡立森,王安邦. 2006

[12]制种稻穗发芽粒性状损失及其调控技术研究. 李慈厚,李洪山,李安祥,夏继峰,杨爱全. 1998

[13]机采棉品系CN01麦后直播集中收获调控技术. 夏松波,别墅,张教海,王孝刚. 2017

[14]食用菌采后劣变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刘芹,孔维威,孔维丽,崔筱,胡素娟,康源春. 2019

[15]玉米秸秆饲用品质调控研究综述. 宋淑珍,宫旭胤,刘立山. 2021

[16]农药雾滴在植物叶面的弹跳行为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宋玉莹,曹冲,徐博,冉刚超,曹立冬,李凤敏,赵鹏跃,黄啟良. 2019

[17]桃采后品质劣变生物学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周慧娟,张夏南,周讯,苏明申,杜纪红,李雄伟,张明昊,叶正文. 2024

[18]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与关键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熊洪,张林,朱永川,蒋鹏,郭晓艺,刘茂. 2015

[19]肠道微环境对动物的影响及其调节. 李丽莉,郭辉. 2009

[20]北方旱地荞麦抗倒栽培技术研究. 郭志利,孙常青.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