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菌种固态发酵法提高甜高粱秸秆饲料品质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岳丽

作者: 岳丽;王卉;山其米克;茆军;涂振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高粱;秸秆酒糟;双菌组合;发酵;蛋白质

期刊名称: 饲料工业

ISSN: 1001-991X

年卷期: 2019 年 05 期

页码: 34-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试验探讨了不同菌种及菌种组合对固态发酵甜高粱秸秆酒糟生产蛋白饲料的影响。以产朊假丝酵母、康宁木霉、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白地霉为发酵初筛菌种,探索单一菌种及双菌组合对甜高粱秸秆酒糟木质纤维素、蛋白质含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未发酵甜高粱秸秆酒糟数据可知,单一菌种和双菌组合均能提高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粗纤维含量。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合为最佳菌种配伍,且当菌种比例为11时,粗蛋白质含量为18.79%;粗纤维含量为34.68%,较未接菌降低了16.38%,且较单一菌种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分别降低了8.15%、7.01%。通过微生物菌种发酵处理可以降解部分纤维素、提高蛋白质含量,还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饲料中蛋白不足的矛盾。

分类号: S816.6

  • 相关文献

[1]甜高粱盐甜1号秸秆榨汁发酵制取乙醇. 潘宗瑾,王海洋,杨华,刘兴华,高进,秦光蔚,葛汉勤,王为. 2020

[2]甜高粱茎秆风干贮藏后不同时期的发酵研究. 严洪冬,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苏德峰,孙广全. 2013

[3]甜高粱籽粒与秸秆混合酒醅理化指标特征变化的研究. 岳丽,涂振东,王卉,山其米克,叶凯. 2017

[4]用发酵法制备桑叶蛋白的工艺优化和产品的体外消化率测定. 屈红森,游朵,吴琼英,贾俊强,桂仲争. 2012

[5]牦牛血抗氧化肽发酵制备工艺优化及结构分析研究. 周雨,施丽芬,朱捷,马路凯. 2023

[6]试论我国高梁产业发展-三论甜高梁能源业的发展. 卢庆善,张志鹏,卢峰,王艳秋. 2009

[7]新高粱4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冯国郡,涂振东,郭建富,再吐尼古丽·库尔班,叶凯. 2009

[8]海涂米草、水稻、甜高粱远缘杂交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Ⅲ). 戴晖,陈启康,顾拥建,沙文锋,朱娟. 2012

[9]江苏沿海地区甜高梁超高产栽培技术. 吴承东,赫明涛,王军,张明,王志春,王春云,耿安红. 2013

[10]盐分胁迫及外源GA_3调节对甜高粱幼苗生长的影响. 敖雁,宋旭东,安琳琳,陆世渊,周桂生. 2016

[11]浅谈甜高粱的利用价值. 刘晓辉,高士杰,杨明,邓日烈,刘丽屏. 2006

[12]新疆甜高粱区域试验精确度分析及品种的灰色综合评判. 冯国郡,王兆木,贾东海. 2008

[13]能源与青贮兼用型甜高粱-辽甜3号. 王德生. 2012

[14]调整种植业结构 发展甜高粱生产. 王兆木,涂振东. 2005

[15]青饲甜高粱优良新品种(系)引种试验. 杨义成,熊先勤,卢敏,韩永芬,娄秀伟. 2007

[16]开发利用甜高梁解决能源危机确保粮食安全―《甜高粱》评介. 冯凌云. 2008

[17]甜高粱的饲用价值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邵丽玮,安永福,王晓芳,符乐,张秀平. 2016

[18]饲粮兼用高梁杂交种辽饲杂4号. 王德生. 2007

[19]不同类型甜高粱含糖量的分析. 刘晓辉,朱凯,高士杰. 2007

[20]亚热带地区甜高粱引种研究. 刘晓辉,李继洪,高士杰.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