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豆丰产种质的拓宽与改良——Ⅰ.品种间杂交F_1代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承运

作者: 黄承运;满为群;陈怡;杜维广;栾晓燕;张桂茹;谷秀芝;王彬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列杂交;杂种优势;配合力;种质拓宽与改良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1993 年 03 期

页码: 190-1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文应用东北地区4个主栽品种和两个国外品种为亲本,采用Griffing4双列杂交设计,对亲本及F_1代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_1代主要产量性状有较高的正向杂种优势。文中探讨了配合力分析的目的。指出MSg/MSs是杂交组合后代性状选择早晚的一个重要遗传参数。产量一般配合力大的优良亲本为黑农33、MA1388和吉林20。产量高,特殊配合力大的最佳组合为黑农33×MA1388。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王赛勤,郭军. 1996

[2]4个不同地理群体刺参杂交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郑言鑫,赵春暖,于涛,蔡忠强,林建国,秦搏. 2017

[3]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相关生理生化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 刘林波,孙万仓,刘自刚,杨刚,武军艳,方彦,李学才,侯献飞,张树娟. 2015

[4]利用双标图筛选棉花创新种质研究. 王士杰,朱继杰,赵红霞,郑莎莎,万艳霞,王国印,李妙. 2014

[5]鲜食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双列杂交分析. 沈雪芳,王义发,罗红兵,黄璜. 2010

[6]保护地逆境黄瓜苗期性状配合力分析. 李建吾,毛光志,余纪柱,安红伟,庞震亚. 2004

[7]玉米自交系株型和产量性状选育进展及其利用潜势初报. 张彪,兰发盛,滕耀聪,陈宛秋. 1993

[8]玉米子粒含油量的遗传分析. 王玉杰,林秀云. 1997

[9]糯玉米籽粒体积双列杂交分析. 陈坚剑,吕桂华,徐秀红,卢华兵,郭国锦. 2015

[10]金针菇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张引芳. 1990

[11]陆地棉丰产品系与转Bt基因抗虫棉双列杂交配合力研究. 焦明臻,许琦,王姣娟. 2000

[12]玉米自交系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沈强云,许志斌,王永宏,王兆川. 2005

[13]烟草品种对马铃薯Y病毒抗性遗传分析. 周显升,钱玉梅,陈德鑫,厉昌坤,王凤龙. 2005

[14]辣椒产量相关性状配合力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韩娅楠,常晓轲,程志芳,张涛,姚秋菊. 2021

[15]三个麦芽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朱睦元,徐阿炳,俞志隆,袁妙葆,黄纯农,杨煜峰,湛小燕,余建军,黄培忠,刘玉芳,马俊虎,秦国卫. 1989

[16]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殷冬梅,张新友,崔党群. 2005

[17]贵州芥菜型油菜含油率配合力效应分析. 陈静,陶贵祥. 2000

[18]冬小麦主要亲本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白云凤,李希陵,孙翊燕,李关健,刘存尧. 1992

[19]淹水胁迫条件下甘蓝型油菜发芽期耐湿性的配合力分析. 程勇,顾敏,丛野,邹崇顺,张学昆,王汉中. 2010

[20]小麦杂种后代赤霉病抗性和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杨竹平,林一波.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