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方式对藜麦化学成分及风味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敏

作者: 李敏;张倩芳;栗红瑜;孟晶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藜麦;加工方式;化学成分;电子舌

期刊名称: 农产品加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7 期

页码: 43-45,48

摘要: 以藜麦为原料,分别采用蒸、煮、焙炒、挤压膨化4种加工方式处理,对样品进行基础成分、总酚、黄酮检测分析和风味辨别。结果表明,4种加工方式未对藜麦的基础成分产生明显影响,加工后的藜麦总酚及黄酮含量都有所下降,采用煮的方式加工的藜麦总酚、黄酮损失率最大,分别为28.64%,39.63%;蒸藜麦能较大程度地保留总酚,保留率为91.82%;焙炒的方式能较大程度保留黄酮,保留率为86.43%。电子舌味觉分析显示,加工后的藜麦与原藜麦相比,酸、苦味均降低,鲜味均提高;挤压膨化加工的藜麦甜味值最大,酸味值最低;煮后的藜麦鲜味值最大,苦味值最低,蒸、煮方式加工的藜麦主成分分析最为相似。

分类号: TS210.4

  • 相关文献

[1]加工方式对藜麦营养及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吴立根,屈凌波,王岸娜,周素梅. 2020

[2]不同加工方式对藜麦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张文刚,兰永丽,党斌. 2022

[3]加工方式对猫尾草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影响. 郭永莎,刘玉叶,梅大海,魏旭红,陈训锋,李彦忠,宋秋艳. 2025

[4]普洱茶滋味品质化学成分分析. 吕海鹏,张悦,杨停,施江,林智. 2016

[5]不同工艺的低硫苷菜籽饼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张洁,张麟,陈燕,孔德顺,王安娜. 2011

[6]加工方式对发芽糙米理化性质影响研究进展. 赵旭,高树成,李佳. 2019

[7]不同工艺的低硫苷菜籽饼粨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张洁,张麟,陈燕,孔德顺,王安娜. 2011

[8]豆秸加工方式和用量对辽宁绒山羊日粮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包布和,贾志海,张微,朱晓萍. 2011

[9]不同加工方式对青稞膳食纤维组成及功能性质的影响. 张倩芳,李敏,栗红瑜,孟晶岩. 2020

[10]不同加工方式对铁皮石斛品质的影响. 缪晓丹,徐丽红,宋仙水,宋敏全,吕捷. 2020

[11]不同加工方式对连翘药材品质的影响. 崔旭盛,靳鹏博,李鑫,宗建新,祁飞,高秀强,刘灵娣,胡肖肖,谢超. 2019

[12]不同加工方式对马铃薯营养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宋萌萌,刘媛,王健,张璇,彭发智,高清海,任丛涛. 2021

[13]加工方式对海带和紫菜中砷及其形态的影响. 舒本胜,翟毓秀,刘俊荣,郭莹莹,尚德荣,宁劲松,隋颖,赵艳芳. 2012

[14]饲粮加工方式对比格犬血常规、粪便特性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赵熠群,陈国,马耀,张鑫鑫,薛惠琴,郑江平,滑志民,卢永红,蔡旋. 2020

[15]乌鳢营养评价与加工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陈胜军,路美明,相欢,薛勇,黄卉,李来好,胡晓. 2023

[16]不同加工方式对鲜食黄花菜中戊唑醇残留量的去除效果研究. 唐树怀,邓毅书,刘艳春,浦恩堂,吴志云,代雪芳,马强. 2023

[17]果实熟度及加工方式对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影响. 刘金娜,谢晓亮,杨太新,张存莉,贾东升,刘铭,温春秀. 2014

[18]加工方式对红小豆粉理化性质及预估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 杨小雪,王丽丽,丁岚,周闲容,李春红,周素梅. 2021

[19]不同加工方式对香蕉片品质的影响. 陈茜,张雪春,王振兴,何雪梅,孙健. 2022

[20]采收期及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品质的影响. 缪晓丹,徐丽红,郁利杰,张涛.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