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PSIM模型的低纬高原蔗区甘蔗生产潜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跃彬
作者: 张跃彬;毛钧;李如丹;刀静梅;余凌翔;王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作物;模型;灌溉;气候;产量;蔗糖分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123-13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中国(云南)低纬高原蔗区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受限于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甘蔗生产潜力缺乏系统评估的问题,该研究基于低纬高原不同生态蔗区17个代表站点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大田试验数据统计结合APSI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or)作物模型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典型播期充分灌溉和雨养条件下甘蔗主栽品种的蔗茎产量和糖分差异,并对不同水平的甘蔗生产潜力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无论在灌溉模式还是雨养模式下,不同生态蔗区的甘蔗生产潜力和产量差均存在差异,特别是半湿润蔗区的灌溉模式与雨养模式之间产量差异显著(P<0.05),增产潜力大;典型春播种植模式下,湿润区的潜在产量为123.1~134.6 t/hm~2,半湿润区的潜在产量为99.3~132.7 t/hm~2,当前农户平均单产已达72.0 t/hm~2,仍有25.2%~45.4%的蔗茎增产潜力,7.4%~11.1%的糖分增产潜力,以及25.5%~49.7%的蔗糖增产潜力。蔗区生态气候、播期水氮管理优化和良种推广是影响和提升甘蔗生产潜力的重要因素。在生态气候上,湿润蔗区降雨充足,灌溉模式与雨养模式之间的潜在产量差小,进行补充灌溉对蔗茎产量的增产效果不明显,还会降低蔗茎糖分,适合采用雨养模式为主,注重高产稳产的种植策略;半湿润蔗区降雨不足,灌溉模式与雨养模式之间的潜在产量差大,灌溉模式较雨养模式增产增糖效果明显,适合采用节水灌溉为主,注重高糖高效的种植策略。在播期和水氮优化上,春植蔗生育期长度适中(360 d),水氮需求适中(施氮120 kg/hm~2,湿润区灌水656 mm,半湿润区灌水970 mm),远低于秋植蔗的生育期时间(480 d)和水氮需求(施氮240 kg/hm~2,湿润区灌水964 mm,半湿润区灌水1 342 mm),但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122~133t/hm~2),因此,以春植蔗为主的播期和水氮优化种植模式在低纬高原蔗区被广泛接受,是促进甘蔗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在良种推广上,云蔗05-51产量表现突出,在湿润蔗区和半湿润蔗区均可作为主推品种;桂柳05-136糖分表现突出,可作为湿润蔗区的主推品种。研究结果为低纬高原蔗区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节水抗旱栽培提供依据。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后期灌水对蔗田土壤水分及甘蔗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 郭家文,陈建国,张跃彬,刘少春,邓军,樊仙,刀静梅,高欣欣. 2013
[2]华北高产粮区基于种植制度调整和水氮优化的节水效应. 王大鹏,吴文良,顾松东,孟凡乔,石岳峰. 2013
[3]滴灌定额对西瓜/棉花间作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强小嫚,孙景生,刘浩,宁慧峰,吴晓磊. 2016
[4]耕作方式和灌水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张凯,刘战东,强小嫚,米兆荣,冯荣成,马岩川,余轩,孙景生. 2019
[5]喷灌条件下液膜覆盖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周新国,李彩霞,强小嫚,郭冬冬. 2010
[6]基于DSSAT作物模型的中美大豆主产区单产模拟与验证. 徐春萌,田芷源,陈威,刘佳佳,白洁. 2021
[7]近30年黄淮海平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潜在影响模拟. 徐建文,居辉,梅旭荣,刘勤,杨建莹. 2015
[8]小麦模型算法集成平台在华北平原区的适应性评价. 陈先冠,冯利平,白慧卿. 2023
[9]粮食作物生产系统定量调控理论与技术模式. 赵明,周宝元,马玮,李从锋,丁在松,孙雪芳. 2019
[10]新疆棉花生产区域评估系统研究. 潘学标,李玉娥. 2003
[11]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粒重因子的环境模型解析及生态特征分析. 吕川根,宗寿余,胡凝,邹江石,姚克敏,唐卫亚. 2008
[12]黄淮海地区Hargreaves公式主要参数的空间化处理. 唐晓培,宋妮,陶国通,陈智芳,王景雷. 2016
[13]土下覆膜与适宜灌水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率. 何立谦,张维宏,杜雄,张永升,王磊,曹彩云,李科江. 2016
[14]灌溉制度对膜下滴灌甜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振华,杨彬林,谢香文,王则玉,杨洪泽,董心久. 2019
[15]叶面喷施外源多胺提高夏玉米灌浆前期抗涝性. 刘冰,周新国,李彩霞,甄博,李会贞,李中阳. 2016
[16]大尺度冬小麦-夏玉米微喷灌精准自动施肥增产效应. 邢素丽,杜金钟,刘孟朝,贾良良,刘学彤,赵士诚. 2019
[17]不同灌溉施肥措施对夏玉米-冬小麦农田N_2O排放和产量的影响. 李昊儒,郝卫平,梅旭荣,郭瑞. 2018
[18]水稻温敏核不育系植株温度特征及应用研究. 胡凝,吕川根,邹江石,夏士健,姚克敏. 2006
[19]微灌石英砂滤层流态特性与分形阻力模型参数确定. 李景海,刘清霞,黄修桥,翟国亮,韩启彪. 2015
[20]基于DSSAT模拟的灌溉用水效率评价指标比较. 杨晓慧,黄修桥,陈震,韩启彪.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蔗属种及其近缘属种蔗茅的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作者:田春艳;李旭娟;李纯佳;毛钧;刘新龙
关键词:甘蔗属;蔗茅;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最优密码子
-
美国引进甘蔗热带种的ARMS PCR真实性鉴定
作者:李旭娟;毛钧;赵培方;刘洪博;王晓燕;陆鑫
关键词:甘蔗热带种;ARMS PCR;真实性;鉴定;甘蔗育种
-
贵州省黔西南州甘蔗野生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与表型性状初步研究
作者:徐超华;刘洪博;覃伟;毛钧;林秀琴;陆鑫
关键词:甘蔗;黔西南州;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
-
国内外甘蔗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王禹童;李如丹;杨绍林;艾静;冯璐;刀静梅;邓军
关键词:甘蔗;施肥技术;绿色新型肥料
-
降解地膜在春植甘蔗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唐国磊;代光伟;冯璐;陈国伟;李晓富;浦明;李如丹
关键词:甘蔗;春植;降解地膜;形态特征;产量;糖分
-
含硅复合肥不同用量对甘蔗产量及糖分的影响
作者:艾静;刀静梅;赵勇;杨绍林;罗志强;邓军
关键词:甘蔗;硅肥;产量;糖分;经济效益
-
长江流域冬油菜产量潜力及产量差分布特征
作者:赫迪;胡鹏程;王靖;王良;房世波
关键词:冬油菜;长江流域;产量潜力;分布特征;APSIM-Canola model;机器学习;随机森林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