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芦笋种质资源及生物学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小红

作者: 曾小红;张慧坚;刘恩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芦笋;种质资源;生理特性;遗传学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2 年 39 卷 10 期

页码: 62-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芦笋自1974年引入我国以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种植,随着我国芦笋产业的发展,对芦笋的研究也在逐步开展和深入。通过对我国在芦笋种质资源、品种选育、生理特性、遗传学等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提出我国芦笋在种质资源的保存、选育种、栽培管理及产品深加工等方面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分类号: S644.6

  • 相关文献

[1]芦笋种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及评价. 陈河龙,马振川,杨克军,习金根,高建明,张世清,杨龙,谭施北,郑金龙,易克贤. 2018

[2]芦笋种质营养器官大量元素含量分析. 马振川,杨克军,习金根,杨龙,谭施北,高建明,张世清,郑金龙,陈河龙,易克贤. 2017

[3]芦笋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分析. 陈河龙,张世清,高建明,郑金龙,刘巧莲,易克贤. 2016

[4]43份芦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 张冰冰,叶艳英,尹玉玲,金水凤,罗稳根,周劲松,罗绍春,汤泳萍. 2022

[5]滇重楼种质资源抗旱综合评价及生理机制研究. 李纪潮,张金渝,杨天梅,杨美权,杨维泽,许宗亮,左应梅. 2020

[6]澳洲坚果种质资源耐热性调查与分析. 万继锋,曾辉,邹明宏,宋喜梅,杨玉春,杨倩,白海东. 2024

[7]缺氮处理对青稞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韦泽秀,徐齐君,扎桑,王玉林,原红军,曾兴权,尼玛扎西. 2017

[8]根据侵染型进行小麦品种抗叶锈遗传研究——Ⅱ.65个小麦品种和9个小麦叶锈菌株的相互作用. 何家泌,马万杰. 1987

[9]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藻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曲疆奇,张清靖,贾成霞,刘盼,杨慕. 2012

[10]稻瘟病菌的遗传学研究. 杜新法,孙漱沅,郑重. 1995

[11]黑斑原鮡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陈美群,李宝海,周建设,潘瑛子,张驰,扎西拉姆. 2016

[12]不同生态区光温敏型核不育小麦育性研究进展. 李向龙,张华,张凤庭,赵昌平,马庆. 2005

[13]作物遗传学发展历程回顾与玉米育种目标的前瞻. 张铭堂,李建生,才卓. 2011

[14]我国近海星康吉鳗群体的形态学、遗传学比较研究. 尹洁,牟秀霞,张崇良,徐宾铎,薛莹,任一平. 2020

[15]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王学杨,孙霞,邵颖,徐家萍,吴阳春. 2018

[16]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病因研究进展. 汪谚秋. 2018

[17]进展中的原生动物学研究:热点领域与新格局. 熊杰,陈建平,陈晓光,陈瑛,冯耀宇,高凤,高珊,顾福康,黄兵,梁爱华,龙红岸,赖德华,伦照荣,缪炜,倪兵,邱子健,邵晨,汪建国,文建凡,徐奎栋,余育和,张龙现,张西臣,赵元莙,宋微波. 2019

[18]鸭盲肠杯叶吸虫新种的遗传学初步分析. 林琳,江斌,吴胜会,张世忠. 2013

[19]芝麻蒴果性状研究进展与展望. 师立松,高媛,周瑢,张秀荣,张艳欣. 2020

[20]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水稻的获得及其耐盐性研究. 卢德赵,王慧中,华志华,颜美仙,钱前,黄大年.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