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萱"品种加工大田美人茶技术实践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家宝

作者: 李家宝;詹兴堆;高峰;郭雅玲;于学领;陈联双;张方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金萱;大田美人茶;加工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

ISSN: 1000-3150

年卷期: 2022 年 007 期

页码: 51-53

摘要: 大田美人茶学名白毫乌龙茶,是借鉴东方美人茶工艺制成的具有果(花)香蜜韵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品。根据生产实践,采用金萱品种制作大田美人茶时,以茶小绿叶蝉吸食率达60%~70%的一芽二叶新梢所制成品品质最佳。加工时萎凋需偏重,鲜叶减重30%~35%为宜;手工翻青与机械摇青相结合,置于凉青架堆青,发酵更均匀,发酵程度更高,可达90%;杀青期间不抽风排湿以保持茶叶水分,回润20~25 min后用包揉机和台式揉捻机做形,并以85℃初烘焙。采用该工艺制作的大田美人茶有别于传统工艺的东方美人茶品质,外形卷曲犹如花朵,汤色更透亮,滋味清甜、爽口,叶底橙红、软亮。

分类号: TS272.59

  • 相关文献

[1]大田美人茶生产技术. 陈联双,詹兴堆,许勇泉. 2020

[2]金萱茶树品种加工白毫乌龙茶工艺技术探讨. 冯红钰,莫小燕,罗莲凤,刘汉焱. 2020

[3]茶小绿叶蝉危害对金萱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乔小燕,操君喜,黄华林,李波,陈栋. 2018

[4]铁观音等三个乌龙茶品种绿茶适制性研究. 段继华,雷雨,黄怀生,董丽娟. 2014

[5]同时蒸馏萃取法分析4种台式乌龙茶香气成分. 陈常颂,张应根,钟秋生,陈荣冰. 2011

[6]花香型红碎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 冯红钰,罗莲凤,刘汉焱,吴玲玲. 2022

[7]金萱加工工艺与品质分析. 钟秋生,陈常颂,游小妹,林郑和,陶湘辉,陈荣冰. 2011

[8]金萱品种夏暑茶类的生化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赖幸菲,孙世利,李裕南,庞式,李振声,潘顺顺. 2015

[9]不同季节和茶类的金萱品种茶叶香气成分分析. 赖幸菲,潘顺顺,李裕南,庞式,李振声,孙世利. 2015

[10]金萱乌龙茶香气成分的分析研究. 苗爱清,凌彩金,庞式,赵超艺,胡海涛,曾文伟. 2007

[11]茶树品种金萱的引进与应用总结. 陈常颂,钟秋生,游小妹,王振康,陶湘辉,陈荣冰. 2010

[12]金萱杂交创新种质的初步筛选鉴定. 游小妹,陈常颂,林郑和,陈志辉,钟秋生. 2011

[13]速冻糯玉米加工技术要点. 刘红霞,张玉荣,刘洋. 2016

[14]双孢菇保鲜与加工技术. 周永斌,张志军,王文治,訾惠君,刘连强. 2008

[15]青茶加工技术在贵州茶区应用前景及分析. 刘晓霞. 2009

[16]小米深加工的基本技术及其利用. 解喜明. 1992

[17]中国大豆产业技术需求分析. 杨光明. 2012

[18]提高名优绿茶色泽的加工技术措施. 龙粟,本文,陈江涛. 2007

[19]我国大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赵丽华,王小鹤. 2006

[20]香菇加工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 郭玲玲,王艳华.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