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耐密植相关性状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金龙

作者: 朱金龙;刘锦宇;朱晓斌;高祎;吴士浩;徐坤;刘大军;夏正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株型;株高;茎秆强度;倒伏;分枝;叶柄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109-1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密植是提高大豆单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大豆耐密植性是大豆品种的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大豆品种耐密植特性的生长性状主要是株型性状和抗倒伏性等,其中株型性状包括株高、分枝数、叶柄长度和叶片大小等。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遗传群体进行解析,获得了多个控制相关表型的QTL位点并提出相关的候选基因。迄今在soybase网站中汇集了238个控制株高性状的QTL和68个与株高相关的QTN,21个与分枝相关的QTL,106个与抗倒伏性或茎秆强度相关的QTL位点。本文综述了大豆耐密植性相关性状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以促进大豆耐密植遗传调控研究,为耐密植品种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玉米生理成熟后倒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薛军,王群,李璐璐,张万旭,谢瑞芝,王克如,明博,侯鹏,李少昆. 2018

[2]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中玉米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 严旖旎,单海勇,刘旭杰,张晋,石晓旭,石吕,刘建,杨美英. 2024

[3]青稞抗倒伏性状的基因型差异. 白羿雄,姚晓华,姚有华,吴昆仑. 2019

[4]玉米生理成熟后倒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薛军,王群,李璐璐,张万旭,谢瑞芝,王克如,明博,侯鹏,李少昆. 2018

[5]植物茎秆性状形成与发育的分子基础. 胡珀,韩天富. 2008

[6]对粒用高粱育种的思考. 高士杰,陈冰嬬,李继洪. 2013

[7]基于示范样地实际倒伏样本的小麦抗倒机制解析. 曹帅,侯朋福,薛利祥,赵素雅,薛利红,杨林章. 2023

[8]喷施“金得乐”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刘强,刘铁山,姜东元,张成华,董瑞. 2009

[9]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类型玉米的调控研究. 孔令杰,袁建华,孟庆长,陈艳萍,赵文明,郑飞. 2012

[10]矮秆大豆株高遗传及主茎节间长度相关分析. 闫昊,刘宝泉,王博. 2009

[11]水稻株型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 林泽川,曹立勇. 2014

[12]小麦茎秆实心度对茎秆强度的影响及相关性状QTL分析. 潘婷,胡文静,李东升,程晓明,吴荣林,程顺和. 2017

[13]辣椒茎枝形态发生模拟模型研究. 赵泽英,岳延滨,聂克艳,李莉婕,彭志良,孙长青,王瑞永,李裕荣. 2012

[14]甘薯引进资源的初步评价与离体保存. 苏文瑾,刘秋芳,王连军,雷剑,柴沙沙,焦春海,杨新笋,郑双露. 2014

[15]密度、施氮、钾量对甘蓝型杂交油菜单株一、二次分枝抽生概率的影响. 赵继献,朱文秀,王华. 2000

[16]不同措施促进苹果幼苗分枝的效果. 吕天星,姜孝军,王颖达,刘志. 2015

[17]普洛马林和不同短截处理对2年生苹果苗木分枝特性的影响. 昝燕,徐金涛,韩明玉,赵彩平,张立新. 2011

[18]观赏向日葵的开花特性及其对播种期的响应. 陈涛,杨华,高进,朱明,任昂彦,李晓莎,施洋,马军,戚永奎. 2021

[19]9种禾本科草本植物的耐旱能力. 李晓娜,张雪莲,张国芳,武美军. 2017

[20]不同分枝西瓜品种生长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杨永岗,张化生,李晓芳,苏永全.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