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马铃薯现代绿色薯业技术创新链现状与研究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沈学善
作者: 沈学善;王平;屈会娟;丁凡;周全卢;李洪浩;黄静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创新团队;马铃薯;现代绿色薯业;技术创新链;研究展望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9 年 011 期
页码: 2046-2050
摘要: 综述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二期(2014-2018年)主要科技创新:马铃薯系列新品种选育与推广;不同世代脱毒种薯生长发育特性与高效扩繁技术;高效种植模式与周年生产技术;主食化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在"构建技术创新链-延伸产业创新链-提升科技价值链"的三链联动转型升级机制指导下,提出薯类创新团队三期(2019-2023年)的研究展望:加强品质育种主攻特色专用新品种,种薯快繁技术创新与良繁体系提升,绿色安全生产技术与周年供给体系优化,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机械化技术体系提升,主要病虫害的预警与绿色防控技术优化,休眠萌芽调控与安全贮藏技术提升.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四川甘薯现代绿色薯业技术创新现状与未来研究重点. 屈会娟,王平,沈学善,潘海平,王晓黎,黄静玮,蒲志刚. 2019
[2]低碳生态城土地利用调控的发展动态与研究展望. 胡勇. 2011
[3]草地生物土壤结皮. 马洁,陈先江,侯扶江. 2016
[4]我国鸡球虫病研究的回顾、现状与展望简述. 汤新明,李超,胡丹丹,张思新,段春慧,毕菲菲,刘婕,刘贤勇,索勋. 2019
[5]我国区域农业规划研究进展. 周灿芳. 2010
[6]水稻真菌性病害研究进展. 彭海峰,宫殿凯,代贵金. 2018
[7]现代鱼菜共生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刘爽,安诗琦,严子微,王璐瑶,付小哲,张鹏. 2020
[8]生鲜果蔬物流及包装技术研究与展望. 郜海燕,杨海龙,陈杭君,吴伟杰. 2020
[9]菌渣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模式及研究展望. 黄东风,王利民,李卫华,邱孝煊,罗涛. 2015
[10]畜禽肌肉肌苷酸研究进展. 王晓方,常文环,刘国华,张姝,郑爱娟,蔡辉益. 2012
[11]植物根系分泌物与根际营养关系评述. 涂书新,孙锦荷,郭智芬,谷峰. 2000
[12]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研究新进展. 甘炳成. 2010
[13]防沙型农业的内涵、关键技术与研究展望. 潘志华,潘学标,妥德宝,赵沛义,安萍莉,郑大玮. 2014
[14]北京山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展望. 张俊峰,杨红,李虎,陈晨,王秀东,闫琰,魏宏娜. 2017
[15]盐碱地整治利用研究. 顾鑫,任翠梅,刘冰,李杰,杨丽,赵践韬. 2016
[16]我国菠萝水肥管理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郑良永,郑龙. 2013
[17]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姜小鱼,陈秧分. 2018
[18]农业生产风险评估方法评述及展望. 王克,张峭. 2013
[19]甜樱桃果实品质研究进展. 陈瑶,才丰,艾佳音,何明莉,吴敏,张琪静. 2024
[20]子莲保鲜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吕春发,严锐,陈杭君,杨银爱.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宜薯2号
作者:杜勇利;廖霏霏;杨春菊;熊湖;马海艳;彭志芸;刘小波;赵宇杨;沈学善;张德银
关键词:鲜食甘薯;宜薯2号;新品种
-
不同芝麻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引种适应性鉴定
作者:来幸樑;王平;刘继霞;山军建;王兆川
关键词:芝麻;引种;产量;适应性
-
生长调节剂和密度对马铃薯种薯繁育效益的影响
作者:饶莉萍;邹雪;陈年伟;余韩开宗;刘丽芳;丁凡
关键词:马铃薯种薯;水肥;生长调控物质;种植密度;品质;繁育效率
-
宁夏观赏向日葵品种关键制种技术
作者:刘继霞;王平;王兆川
关键词:宁夏;观赏向日葵;制种技术
-
小麦秸的饲料化利用方式及其在牛羊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满建军;胡庆勇;宫平;王平;吕雪峰;罗军
关键词:小麦秸;饲草;饲料化利用;反刍动物
-
彭州山区马铃薯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作者:彭小荷;梁晓;沈学善;李华鹏
关键词:彭州山区;马铃薯;品种比较;产量;商品薯率
-
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稻水象甲生物酶活性及田间发育动态的影响
作者:杨春林;胡强;李洪浩;席亚东
关键词:稻水象甲;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生物酶活性;解毒酶抑制剂;发育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