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浮游植物浓度下水体的溶氧恢复能力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小冬

作者: 王小冬;程果锋;田昌凤;吴宗凡;徐皓;刘兴国;时旭;徐国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浮游植物;栅藻属;光合作用;溶氧恢复;水产养殖

期刊名称: 渔业现代化

ISSN: 1007-9580

年卷期: 2013 年 40 卷 04 期

页码: 13-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开发新型增氧方式,研究了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产氧能力,比较了不同浮游植物浓度下水体的溶氧恢复能力。试验在晴朗天气的温室中进行,选用5个水槽(1#~5#)对应5个浮游植物浓度梯度,由低到高依次为5.68×107,1.48×108,1.96×108,1.16×109,1.40×109cells/L,种类主要是绿藻门的栅藻属(Scenedesmus)。先利用亚硫酸钠和氯化钴在中午12:00时对各水槽溶氧降至1.0 mg/L左右,然后依靠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恢复溶氧,测定结果是,1#~5#水槽的平均溶氧恢复速率依次为:0.02,0.33,0.34,1.54,1.19mg/(L·h),转化为24 h即1 d的速率依次为0.48,7.92,8.16,36.96,28.56 mg/(L·d)。与已报道的文献比较可知,除1#外,其他4个水槽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溶氧恢复效果能达到机械增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能够产生丰富的溶氧,利用池塘浮游植物的产氧对池塘进行溶氧恢复是可行的,并依此提出了一种新型增氧方式思路。

分类号: S917.3

  • 相关文献

[1]大鹏澳牡蛎养殖对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影响研究. 张玲,李政菊,陈飞羽,江涛,吕颂辉,江天久. 2015

[2]增氧机对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闵文武,王金乐. 2020

[3]低温胁迫下聚糠萘合剂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徐田军,董志强,兰宏亮,裴志超,高娇,解振兴. 2012

[4]农村污染河道生态修复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 刘娅琴,刘福兴,宋祥甫,邹国燕,付子轼,潘琦. 2015

[5]桑沟湾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李超伦,张永山,孙松,吴玉霖,方建光,张继红. 2010

[6]卡拉白鱼混养塘的水质与浮游生物组成. 王信海,张树林,刘俊得,丁辰龙,蔺玉华. 2014

[7]大亚湾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对温排水和营养盐输入的响应. 谢福武,刘华雪,黄洪辉,宋星宇. 2018

[8]三峡水库三期蓄水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初步研究. 陈勇,段辛斌,刘绍平,刘明典,王珂,陈大庆. 2009

[9]春季季风转换期间孟加拉湾的初级生产力. 刘华雪,柯志新,宋星宇,谭烨辉,黄良民,林强. 2011

[10]绿藻浒苔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研究. 张雪,栾青杉,孙坚强,王俊. 2013

[11]鱼山渔场近海海域浮游植物数量与上升流的关系. 孙鲁峰,徐兆礼,邢小丽,阙江龙. 2012

[12]丰、枯水期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初探. 李照,宋书群,李才文,俞志明. 2017

[13]2004年河北沿岸春、夏季浮游植物调查研究. 冯志权,洛昊,林凤翺,马明辉,王真良,冯金祥,潘玉洲. 2010

[14]獐子岛海域浮游植物的粒径结构及碳流途径. 蒋增杰,杜美荣,姜绪,梁峻,赵学伟,刘毅,张媛,张晓芳,方建光. 2015

[15]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丁娜,周彦锋,宋江腾,蒋书伦,葛优,金贝,尤洋. 2015

[16]天津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张彭如雁,李德亮,戴媛媛,高燕,张晶伟. 2016

[17]江苏泗阳青虾养殖中期水体的理化环境和浮游植物. 唐金玉,覃宝利,叶建勇,丁辰龙,吴学军,戴杨鑫. 2019

[18]浮游植物群落对不同沉水植物生境的响应. 宋芳芳,刘娅琴,宋祥甫,陈桂发,付子轼. 2014

[19]生态浮床对宁夏引黄灌区污染河道生态系统的影响. 刘娅琴,付子轼,邹国燕,孔令彬. 2016

[20]银川市景观水道浮游植物及水体营养状态评价. 纪立东,孙权,王丽.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