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大豆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及生育期划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玉荣

作者: 谭玉荣;唐娟;胡昌;赖振光;杨守臻;孙祖东;曾维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种质资源;引进;鉴定评价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23 年 04 期

页码: 506-5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丰富我国的大豆基础材料,引进东南亚国家大豆种质资源32份,在广西南宁夏季播种的生态条件下,对这些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筛选出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东南亚大豆种质资源的7个主要质量性状Simpson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117~0.683,脐色、结荚习性、茸毛色、花色等性状的遗传多样性高,而种皮色、叶形和落叶性的遗传多样性较低;10个主要数量性状变异数范围为5.24%~43.98%,其中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大于30%;10个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0.166%,第1主成分、第2主成分和第3主成分分别为产量构成因子、品质构成因子和株型构成因子;生育期组覆盖MG II~MG X,87.5%为晚熟品种;同时,筛选出5份综合性状优异的种质资源Bilomi No.3(菲律宾)、Yezin-15(缅甸)、Sri Samrong(泰国)、Sumbing No.452(泰国)及A-66甲(泰国)。本研究为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和培育适合低纬度地区种植大豆新品种提供材料基础。东南亚大豆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为培育出适合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国家种植的大豆新品种提供材料基础。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四川省大豆种质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 范元芳,王娴淑,杨梅,钟小娟,项超. 2024

[2]新世纪贵州稻种遗传资源研究利用进展. 阮仁超,陈惠查,陈能刚,游俊梅,陈锋,焦爱霞,谭金玉,涂敏,黎小冰. 2015

[3]茶梅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种质创新. 林田,李天菲,杨华,李寿国,葛国军,罗利军. 2012

[4]贵州芝麻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及鉴定评价. 魏忠芬,杨胜先,李慧琳,奉斌,林涛,黄泽素,林卫红. 2017

[5]31份木薯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陆柳英,曾文丹,赖大欣,严华兵. 2017

[6]运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七份番茄种质资源. 马洪英,张远芳,张晓磊,郭锐,刘书亭. 2011

[7]湖北省高粱地方种质资源鉴定和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李莉,刘昌燕,陈宏伟,万正煌,刘良军,伍广洪,黎大革. 2017

[8]广东甘薯种质资源系统收集与鉴定评价. 姚祝芳,吴柔贤,张雄坚,戴彰言,杨义伶,黄立飞,刘军,房伯平. 2021

[9]贵州特色稻种基因资源收保鉴评与创新利用. 阮仁超,陈惠查,陈能刚,陈锋,焦爱霞,游俊梅,谭金玉,涂敏,黎小冰,向明. 2018

[10]69份穇子地方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评价. 李基光,王艳兰,向兰舟,邓晶,朱建宇,王利群,汤睿,余应弘. 2021

[11]中亚地区大麦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 俞天胜,李培玲,李玉峰,苗雨. 2015

[12]云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对策研究. 罗雁,鄢文光,陈蕊,毛昭庆,王雪娇,陈良正. 2021

[13]西藏油菜地方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 黄海皎. 2023

[14]新疆大麦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利用研究. 俞天胜,苗雨,李培玲,李玉峰. 2015

[15]俄罗斯苹果种质资源的保存鉴定与利用概况. 王昆,刘凤之,曹玉芬,刘延杰. 2010

[16]意大利小麦种质资源材料的引进与评价. 黄惠,胡琳,王根松,张瑞奇,许为钢. 2003

[17]平榛种质资源坚果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研究. 李京璟,马庆华,陈新,张日清,王贵禧. 2016

[18]湖南省饭豆地方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评价. 王艳兰,李基光,王利群,邓晶,汤睿,余应弘. 2021

[19]引进甘薯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鉴定评价. 赵冬兰,唐君,曹清河,周志林,张安. 2013

[20]基于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框架下贵州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 向华,冉亚明.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