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后不同修剪处理对夏秋茶机采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代祥

作者: 代祥;穆兵;胡振民;胡双明;杨亦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修剪;机械采摘;性状;茶鲜叶

期刊名称: 茶叶通讯

ISSN: 1009-525X

年卷期: 2024 年 51 卷 001 期

页码: 48-53

摘要: "春茶手采+夏秋茶机采"是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的生产模式.为研究春茶后不同修剪处理对夏秋茶机采效果的影响,以'福鼎大毫茶'与'龙井长叶'为试验品种,在春茶提早结束和正常结束后分别进行轻修剪和重修剪,探讨不同修剪处理对夏秋茶产量性状及机采鲜叶机械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修剪时间主要影响叶层厚度,春茶提早结束进行修剪的茶树叶层厚度高于春茶正常结束后修剪的茶树;不同修剪程度主要影响树高、树幅、百芽重、产量及新梢的一致性,轻修剪的茶树树高、树幅、百芽重、产量和新梢一致性优于重修剪处理;修剪时间与修剪程度交互作用主要影响发芽密度,春茶正常结束后进行轻修剪茶树发芽密度最高.不同修剪处理对夏秋季机采鲜叶目标芽叶得率及破碎叶占比无显著影响.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修剪对茶树修剪凋落物水文特性的影响. 朱留刚,孙君,张文锦,陈芝芝. 2017

[2]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关键技术研究. 赖幸菲,赖兆祥,操君喜,陈海强,吴华玲,周波,黎秋华,孙世利. 2020

[3]不同时期的轻修剪对云南大叶种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殷丽琼,肖星,刘德和,孙云南,邓少春,罗琼仙,夏丽飞,杨琼,梁名志. 2019

[4]茶树修剪研究进展. 宁静,罗军武. 2007

[5]茶树修煎功效与树体贮藏养的关系. 王立. 1998

[6]修剪深度对茶树修剪枝叶生物量及其组分持水特性的影响. 朱留刚,孙君,张文锦,陈芝芝,吴志丹,江福英. 2016

[7]优化型茶树的形成特占和定向调控. 姚国坤,吴洵. 1990

[8]优化型茶树的形成特点和定向调控. 姚国坤,吴洵. 1990

[9]茶园高效修剪技术. 张丽平,李鑫,颜鹏,张兰,韩文炎. 2018

[10]茶树芽叶性状与修剪生物重的关联性分析. 张文锦,杨如兴,林淑冰,廖剑秋. 1999

[11]灰色关联分析在茶树品种研究中的应用. 杨如兴,张文锦,廖剑秋. 2000

[12]茶树新梢“持嫩性”研究进展. 黄艳,成浩. 2011

[13]贵州湄潭茶区茶叶机械采摘的技术应用. 张兰兰,王家伦,胡华健,陈娟,骆耀平. 2011

[14]适宜河北省机械采摘的棉花品种筛选研究. 朱继杰,王士杰,赵红霞,李妙,王国印,聂俊杰,牛立强,闫丽丽. 2018

[15]便携式枸杞采摘机对枸杞树的要求. 何军,李晓莺,曹有龙,雷泽民. 2012

[16]高速木耳采摘机设计. 郭巍. 2024

[17]适宜机械采摘的茶树品种筛选. 游小妹,钟秋生,陈志辉,林郑和,单睿阳,陈常颂. 2016

[18]8个适宜机采乌龙茶品种各叶位节间长与展叶角度分析. 游小妹,陈志辉,钟秋生,林郑和,单睿阳,陈常颂. 2017

[19]丘陵茶园不同机采方式对秋季茶鲜叶产量和名优绿茶品质的影响. 王久荣,谭正初,单武雄,何秋虹. 2009

[20]云南茶园机械采摘适应性研究. 刘德和,肖星,殷丽琼,夏锐,孙云南,罗琼仙,夏丽飞,梁名志,方成刚.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