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玉米瘤黑粉病菌交配型及遗传多样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常卫格

作者: 常卫格;高建昊;张小杰;洪流;王林英;周天旺;王春明;郭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瘤黑粉菌;交配型;遗传多样性;甘肃省

期刊名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ISSN: 1006-687X

年卷期: 2024 年 30 卷 006 期

页码: 1230-12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甘肃省玉米瘤黑粉病病菌为研究对象,通过特异性引物鉴定其交配型a位点,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以掌握甘肃省玉米瘤黑粉病原菌的交配型种类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甘肃省玉米瘤黑粉病原菌有3种交配型,即mfa1、mfa2和mfa1+mfa2交配型,分别有5株、11株和34株,其占比依次为10.00%、22.00%和68.00%,其中mfa1+mfa2为优势交配型.经过ISSR引物扩增,共得到203条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9.23条,其中182条为多态性的条带,多态性条带比例达到89.66%.利用NTSYS-pc软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菌株遗传相似系数在0.70-0.93之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75时,可分为5个类群,显示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发现该病菌的遗传类群与交配型无明显相关性,且二者与该菌的地理分布也没有紧密联系.(图5表5参17)

分类号: S435.131.41

  • 相关文献

[1]亚洲部分稻瘟病菌的交配型和雌性能育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沈瑛,J.L.NOTTEGHEM,J.MILAZZO,袁筱萍,邓一文,H.ADREIT,王艳丽,D.THARREAU. 2003

[2]湖南烟溪病圃稻瘟病菌的有性态及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Julien FROUIN,何月秋,Claudia KAYE,肖放,Jean Loup NOTTEGHEM,刘二,Didier THARREAU. 2004

[3]甘肃部分玉米自交系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世风,步迅,梁水美,刘艳艳,闫治斌,鲁守平,郭庆法,张全芳. 2016

[4]甘肃省谷子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晓娟,祁旭升,王兴荣,苏俊阳. 2009

[5]玉米瘤黑粉菌SG200效应蛋白PEP1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云云,李智敏,程毅,余永廷,陈佳,严准. 2020

[6]电子舌辅助检测技术在玉米瘤黑粉菌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张家齐,李轩,张海剑,石洁. 2019

[7]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玉米瘤黑粉菌UM01240过表达菌株诱导玉米抗病性分析. 邹晓威,夏蕾,朱晓敏,孙辉,周琦,齐霁,张亚封,郑岩,姜兆远. 2025

[8]马铃薯晚疫病菌在内蒙古和甘肃的交配型分布及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王英华,国立耘,梁德霖,朱小琼. 2003

[9]福建省稻瘟菌的育性及其交配型. 王宝华,鲁国东,张学博,谢联辉,王宗华,袁筱萍,沈瑛. 2000

[10]杏鲍菇担孢子交配型的鉴定分析. 冯伟林,蔡为明,金群力,范丽军,刘晓红. 2010

[11]鄂、湘、赣、滇、黔、川六省稻瘟病菌有性态的研究. 朱培良,沈瑛,袁筱萍. 1994

[12]用微卫星(MS)标记分析稻瘟病菌的有性生殖和遗传多样性. 沈瑛,C.KAYE,J.FROUN,邓一文,D.THARREAU. 2004

[13]湖南省3个主要稻瘟病区菌株的交配型分布及其生理小种测定(英文). Raoul Bruno NGUEKO,沈瑛,徐同. 2003

[14]蛹虫草菌株的交配型鉴定及其部分栽培特征研究. 刘敏祥,何华奇,茅文俊,鲍大鹏. 2017

[15]玉米大斑病菌有性杂交后代的交配型与寄生适合度分化. 郭丽媛,贾慧,曹志艳,谷守芹,孙淑琴,董金皋. 2013

[16]我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研究进展. 安康,李小波,索海翠,刘晓津,方志伟,张小兰,王丽. 2018

[17]利用ITS-RFLP标记辅助筛选白灵侧耳与杏鲍菇杂交菌株. 谭笑,滕立平,滕星,凤鹏,杨大海,李启云,温嘉伟. 2017

[18]宁夏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和生理小种研究. 王喜刚,郭成瑾,张丽荣,胡丽杰,沈瑞清. 2022

[19]担子菌类食用菌交配型位点结构的研究进展. 鲍大鹏. 2019

[20]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小核盘菌的菌丝亲和组类型及其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力和交配型. 贾瑞芳,李敏,张键,云晓鹏,孟庆林,赵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