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丝核菌拮抗细菌的鉴定及其拮抗产物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丽华

作者: 陈丽华;张爱香;朱韬;赖志兵;王宗华;陈怀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生物防治;拮抗机理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08 年 38 卷 01 期

页码: 88-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麦纹枯病是长江中下游麦区重要的土传病害。明确小麦根际拮抗细菌种类和拮抗机理对小麦纹枯病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从江苏省姜堰市小麦根际分离到拮抗细菌A6、A12、B37、B40、B41和B42。通过生理生化测定和16SrDNA同源序列比对分析,这些菌株都为荧光假单胞杆菌。在温室条件下进行种子处理,这些菌株对小麦纹枯菌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菌株A6、B41和B42的控病作用明显,菌株B42对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效果最好,温室防效达71.67%。基因检测和次生代谢物分析的结果表明:6个菌株都不产生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和吩嗪,菌株A12、B37和B42含有与吡咯菌素合成相关的基因PrnD,在菌株B37中还检测到合成基因PrnC;菌株A12、B37和B42产生嗜铁素;除了菌株A6和B37,其余菌株都产生蛋白酶;所有菌株都不产生几丁质酶。

分类号: S435.12

  • 相关文献

[1]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H14的筛选鉴定及其拮抗机理分析. 李全胜,谢宗铭,刘政,张国丽,武冬梅,田英. 2018

[2]葡萄灰霉病生防菌株的筛选及其拮抗机理初探. 罗琳,王其慧,赵海霞,张殿朋,刘娅. 2017

[3]贝莱斯芽孢杆菌YB-145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促生作用. 夏明聪,邓晓旭,齐红志,谢夏,徐文,张洁,孙润红,潘娅梅,武超,杨丽荣. 2021

[4]水产动物病原菌拮抗菌的研究进展. 刘亚楠,习丙文,梁利国,谢骏,朱健. 2013

[5]栽培因子对小麦纹枯病的综合效应及高产控病技术研究. 孙爱根. 2002

[6]蚜粉克星防治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研究初报. 赵桂东,李茹,周玉梅,朱海波. 2000

[7]小麦纹枯病发生流行动态的模糊聚类分析. 陆长婴,季明东,刘文娟,韩梅. 2000

[8]12.5%欧博悬浮剂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杨共强,宋玉立,何文兰,王耀伟. 2009

[9]不同地区小麦纹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类鉴定研究. 陈健华,邢锦城,张茸茸,张旭,陈怀谷,马鸿翔. 2010

[10]乙膦铝农药废液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及施用技术. 汪智渊,杨红福. 2004

[11]江苏免少耕麦田纹枯病发生规律研究. 陈厚德,王彰明,刘荆,游树立,陈良根,王振华,徐桂庆. 1993

[12]小麦抗纹枯病种质资源筛选. 任丽娟,陈佩度,陈怀谷,马鸿翔. 2010

[13]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纹枯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陈香华,赵桂东,李茹,熊战之,郭小山,王宏宝,付佑胜,周长勇,刘伟中. 2012

[14]噻呋酰胺等杀菌剂防治小麦纹枯病田间试验. 孙春来,陈怀谷,吉用铨,陆晓峰,贲秀兰. 2012

[15]戊唑醇种子处理剂防治小麦纹枯病应用技术研究. 孙爱根. 2002

[16]4种杀菌剂防治小麦纹枯病药效研究. 范志业,刘迪,张卉,陈琦,全鑫,薛保国,李世民. 2013

[17]0.8%大黄素甲醚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初探. 元维军,周忠雄,刘美玲,向礼波,袁斌. 2020

[18]湖北省小麦纹枯病原菌菌丝融合群和致病力研究. 杨小军,杨立军,赵永玉,喻大昭,徐荣钦,张重权. 2000

[19]小麦纹枯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及生物活性测定. 林玲,陈怀谷,刘磊,张爱香,王裕中,史建荣. 2003

[20]氰烯菌酯与己唑醇对小麦纹枯病菌联合毒力测定. 耿忠义,张立霞,辛相启,赵京岚,赵玖华.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