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产棉区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区域分布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许乃银

作者: 许乃银;李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GGE双标图;纤维品质;主产棉区;区域试验;环境与性状互作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6 年 24 卷 11 期

页码: 1547-15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我国主产棉区及其亚区的棉纤维品质区域特征明显,适时评价各棉区的纤维品质发展现状有助于稳定优势棉花产区和促进特色棉花产区的发展。本研究采用GGE双标图分析了2011—2015年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各亚区环境与纤维品质性状的互作模式,分析比较了各主产棉区和亚区的纤维品质特征。结果表明:1)在主产棉区尺度上,长江流域棉区纤维长度和比强度最好,并且都达到了国家棉花品种审定的Ⅱ级标准,而马克隆值和纺纱均匀性指数居中;黄河流域棉区的纤维长度和比强度较好,但马克隆值偏高;西北内陆棉区的马克隆值和纺纱均匀性指数表现最好,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达到了国家棉花品种审定的Ⅱ级标准,但比强度在三大棉区中表现最差。2)在棉花亚区尺度上,纤维长度表现以长江下游和长江上游亚区为最好,黄土高原亚区稍差,其余亚区表现较好;比强度表现以长江下游、长江中游、淮北平原、南襄盆地和黄土高原最好,而南疆棉区、长江上游和北疆棉区比强度稍差;马克隆值以北疆棉区、南疆棉区和长江上游表现最好,而黄土高原、淮北平原、长江中游和华北平原的马克隆值偏高。3)在纤维品质的综合表现上,北疆棉区、长江下游、长江上游和南疆棉区的纤维品质综合表现最好,淮北平原、长江中游和南襄盆地次之,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稍差。本研究展示了GGE双标图的"环境?性状"功能图在纤维品质区域特征评价方面的应用效果,可为我国棉花优势产区发展和棉纺企业合理用棉提供理论依据,也对全国棉花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分具有指导意义。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利用GGE双标图划分我国棉花纤维品质生态区. 许乃银,金石桥,李健. 2017

[2]黄河流域棉区纤维品质区域分布特征与生态区划研究. 唐淑荣,唐淑荣,王延琴,付小琼,韦京艳,杨伟华,魏守军,周治国. 2017

[3]基于GGE双标图的长江流域国审棉花品种分类特征评价. 许乃银,李健. 2014

[4]棉花区试中品种多性状选择的理想试验环境鉴别. 许乃银,李健. 2014

[5]基于GGE双标图和纤维长度选择的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环境评价. 许乃银,张国伟,李健,周治国. 2013

[6]基于GGE双标图和比强度选择的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 许乃银,张国伟,李健,周治国. 2012

[7]GGE双标图在陆地棉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分析中的应用——以长江流域棉区国审棉花新品种‘鄂杂棉30’为例. 许乃银,荣义华,李健,付永红,梅汉成. 2017

[8]基于GGE双标图与纤维长度选择的棉花品种生态区探索与划分. 金石桥,许乃银. 2013

[9]基于GGE双标图和马克隆值选择的棉花区域试验环境评价. 许乃银,李健,张国伟,周治国. 2013

[10]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区域试验审定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演变分析(英文). 许乃银,李健. 2014

[11]GGE双标图法评价辽棉50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 吴晓东,李海燕,王天硕,王晓磊,李越,赵丹,王子胜. 2024

[12]利用GGE双标图划分长江流域棉花纤维品质生态区. 许乃银,李健. 2014

[13]油后移栽棉不同开花时间纤维品质比较研究. 张教海,杨正武,别墅,王孝刚,夏松波,张友昌,朱圣君. 2017

[14]棉花永久F2群体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王保勤,刘书梅,李宾,李俊文,韩艳红,贾新合. 2016

[15]基于GGE分析的西北内陆棉区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分. 唐淑荣,许乃银,杨伟华,魏守军,周治国. 2016

[16]不同流域棉花品种纤维品质分布和地域分异研究. 唐淑荣,魏守军,孟俊婷,韦京艳,孙福来. 2020

[17]我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重复次数和试点数量的设计. 许乃银,金石桥,李健. 2016

[18]GGE双标图的信息比校正原理与应用——以长江流域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为例. 许乃银,李健. 2015

[19]HA-GGE双标图在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许乃银,金石桥,张国伟,李健. 2013

[20]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国审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分析. 许乃银,李健.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