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新品种'金五味1号'选育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丹

作者: 孙丹;王振兴;艾军;石广丽;赵滢;张苏苏;郭建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五味子;新品种;选育;'金五味1号';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

期刊名称: 中药材

ISSN: 1001-4454

年卷期: 2020 年 43 卷 004 期

页码: 787-7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五味子新品种.方法:采用实生选种的方法,从多份五味子种质资源中筛选五味子优良实生单株,经无性繁殖定植于选种圃,对生物学特性及果实品质进行评价,并开展区域试验,选育出优质、丰产、抗病的黄色果实五味子新品种,并命名为'金五味1号'.结果:分别于2012~2014年在长白县十四道沟镇、集安市通胜街道、吉林市左家镇开展'金五味1号'品种比较试验,该品种与对照品种'红珍珠'相比,树势相对旺盛,果实黄色,果穗较大,增产10%以上.2012年'金五味1号'3年生园平均产量4 298.2 kg/hm2,比对照增产21.3%;2013年'金五味1号'4年生园平均产量7 584.2 kg/hm2,比对照增产5.4%;2014年'金五味1号'5年生园平均产量12 415.1 kg/hm2,比对照增产10.1%.果实中含可溶性同形物9.90%,总酸含量5.63%,出汁率67.46%;干果含五味子醇甲0.555%,五味子醇乙0.090%,五味子乙素0.294%,其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标准要求.结论:五味子新品种'金五味1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和综合抗性强等特点,于2016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分类号: R282.2

  • 相关文献

[1]五味子新品种‘金五味1号’选育研究. 孙丹,王振兴,艾军,石广丽,赵滢,张苏苏,郭建辉. 2020

[2]荔枝新品种'北通红'. 朱建华,李云昌,彭宏祥,邓善能,徐宁,秦献泉. 2013

[3]五味子叶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关天舒,朱茂山,李柏宏,张子君. 2009

[4]浙江省24个鲜食枣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果实品质研究. 任海英,曹靖,郑锡良,朱跃进,梁森苗,张淑文,戚行江. 2018

[5]不同单氰胺处理对"夏黑"葡萄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杨湘,苏学德,李鹏程,李铭,郭绍杰,张锦强. 2021

[6]枇杷白肉突变体与野生型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孙淑霞,陈栋,涂美艳,刘佳,江国良. 2017

[7]11个柠檬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果实品质评价. 洪林,谢永红. 2012

[8]单氰胺对黔中地区甜樱桃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张绿萍,黄欣艳,吴亚维,李莉婕,韩秀梅,蒙小玉,冯建文. 2024

[9]草莓新品种天香. 张运涛. 2009

[10]抗寒段质苹果新品种寒富及其丰产栽培技术. 王德生. 1999

[11]湘西北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李宏志,曹钟洋,陈松林,向君民,邹康平,陈志辉. 2012

[12]矮生地被菊新品种栽培技术. 王卫成,韩富军,杨振坤. 2005

[13]李新品种-金丰. 薛晓敏,王金政,王贵平,陈汝. 2016

[14]鸭梨多倍体变异品系-大鸭梨生物学特性观察初报. 孙荫槐. 1981

[15]鸡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虫株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娟,刘永清,高永刚,梁伟,闵长安,付改玲,张文叶,郑润宽. 2016

[16]龙牧1号羊草新品系选育和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杨曌,李红,张英俊,杨伟光,李莎莎,王晓龙. 2019

[17]高粱-水稻的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 张洪胜,黄际来,曾宪平,党高兵,吴升华,杜翠萍,张越. 2016

[18]南方适栽优良早熟梨新品种—中梨1号. 李秀根,阎志红,杨健. 1999

[19]雄性不育松花菜新品种津松80的选育. 单晓政,文正华,牛国保,姚星伟,刘莉莉,江汉民,吴峰,孙德岭. 2015

[20]苹果新品种——望山红选育报告. 伊凯,刘志,王冬梅,杨锋,闫忠业,张景娥,贾荣奎.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