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绥玉47的品种特性及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振国
作者: 金振国;高利;单大鹏;杨克军;沈海军;孙宇;孙浩;石运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绥玉47;玉米;优质;综合抗性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2 年 012 期
页码: 118-120
摘要: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的改良与创新,促进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快速发展。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针对适宜机收的玉米品种少,栽培技术不配套等问题,对选育出的适机收玉米新品种绥玉47的品种特性与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总结其高效栽培管理技术。绥玉47具有稳产、高产、优质、多抗和适合全程机械化等优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吉林省吉林市的东部和内蒙古赤峰市中北部地区种植推广。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国审玉米新品种绥玉47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邵勇,魏国才,孙艳杰,石运强,邵珊珊,李云龙,南元涛. 2020
[2]玉米高产杂交种综合抗性评价. 晋齐鸣,宋淑云,王立新. 2000
[3]高产、早熟、抗病油菜新品种川油11的选育与推广. 王行寿,夏静,张启行,周贤琼. 1993
[4]小麦粒重降低原因与防御对策研究. 张定一,郑王义,乔蕊清,卫云宗,马爱萍,高银奎. 2000
[5]中熟中粳品种'沪早粳193'的特征特性及其在上海地区的配套栽培技术. 张美英,张萍,吴书俊,王凯,胡泽军,张丽霞,叶俊华,杨航,陆铭昌,顾啸,闫影. 2024
[6]转基因抗虫棉后时代棉花科技问题思考. 倪万潮,郭书巧,束红梅,沈新莲,张香桂,徐鹏. 2012
[7]大豆新品种晋豆41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刘支平,冯高,郭新文,张旭丽,刘飞,杨芳. 2011
[8]1998年小麦粒重降低原因的初步分析. 张定一,闫自强. 1998
[9]玉米转录因子ABP9在植物耐逆反应中的功能及调控. 张霞,王磊,张敬原,王汉潜,GynheungAn,范云六,赵军. 2006
[10]高油大豆新品种福豆18. 蓝新隆,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2024
[11]玉米节本优质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李维岳. 2000
[12]宜宾优质玉米绿色种植技术规程. 黄宁. 2019
[13]NK815玉米品种高产高效优质制种技术. 冯培煜,宋瑞连,王晓光,马野,马建华,周学师,王术国,刘晓东,周龙. 2019
[14]优质糯玉米新品种'申科糯602'. 王慧,胡颖雄,卫季辉,卢有林,孙萍东,于典司,关媛,顾炜,施标,林金元,郑洪建. 2021
[15]早熟优质超甜玉米新品种‘金银粟2号’. 何晓明,陈清华,谢大森,彭庆务,叶绍文. 2005
[16]甜加糯玉米'五彩甜糯2号'. 韩晴,沈雪芳. 2022
[17]优质甜糯玉米新品种京科糯201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史亚兴,卢柏山,赵久然,徐丽,席胜利,樊艳丽. 2015
[18]玉米新品种兰库8017的选育及应用. 王建军,冯莉赟,申虎飞,樊志忠,王林梅. 2019
[19]优质早熟玉米新品种吉单612的选育. 焦仁海,侯运义,徐艳荣,代秀云,仲义,侯宗运,刘兴二*,孙发明. 2013
[20]对我国玉米育种目标的思考与讨论. 马兴林,崔铁英,徐安波,田大朋,贾晓军,杨久臣,王传海.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SNP芯片对96份糯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李文跃;于滔;曹士亮;马雪娜;唐贵;高利;杨耿斌
关键词:糯玉米;SNP;类群划分;遗传分析
-
玉米PRX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作者:郝立冬;徐磊;闫治斌;李世风;石运强
关键词:玉米;PRX基因家族;表达模式;非生物胁迫
-
小麦矮腥黑粉菌g6843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毒性验证及亚细胞定位
作者:贾玉凤;张滨;郭笑维;马骏豪;刘琦;高利
关键词: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毒性验证;亚细胞定位
-
ZmCYP90D1调控玉米叶片褶皱发育的分子机制
作者:张诗晗;沈海军;高利;赵婉婷;武小霞
关键词:玉米叶片;基因定位;平铺细胞;油菜素内酯
-
基于机器学习的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研究
作者:曹士亮;张建国;于滔;杨耿斌;李文跃;马雪娜;孙艳杰;韩微波;唐贵;单大鹏
关键词:玉米;机器学习;交叉验证;类群划分;判别分析
-
利用SNP标记对10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孙艳杰;魏国才;吴雨恒;石运强;邵勇;刘英蕊;南元涛;张维耀
关键词:杂种优势;玉米;SNP;聚类分析;遗传相似度;主成分分析
-
耐盐海棠新品种盐星嫁接不同苹果品种的亲和性研究
作者:宋爽;郭文静;孟捷;胡爱双;邢春强;孙宇
关键词:盐星海棠;耐盐苹果砧木;嫁接成活率;嫁接亲和性;盐碱地苹果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