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Ⅰ.长江上游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洁夫
作者: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锋;陈松;陈新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菜;宁杂11号;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0 年 38 卷 10 期
页码: 80-81+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宁杂11号属甘蓝型半冬性早熟杂交油菜新品种,母本是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G2A,父本是双低品系P10,2004年育成,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该品种适合在长江上游油菜主产区推广应用。总结了该品种产量高、熟期早、品质优、抗性强、适合机械化等特点,提出了宁杂11号适合长江上游地区移栽与直播种植的关键技术,为其在该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Ⅱ——长江下游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锋,陈松,陈新军. 2010
[2]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1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Ⅲ.长江中游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锋,陈松,陈新军. 2010
[3]杂交油菜宁杂11号肥料与密度试验. 陈锋,张洁夫,浦惠明,陈松,戚存扣. 2009
[4]杂交油菜宁杂11号种子纯度SSR标记快速检测方法(英文). 陈锋,张洁夫,陈松,浦惠明,戚存扣. 2014
[5]杂交油菜宁杂11号种子纯度SSR标记快速检测方法. 陈锋,张洁夫,陈松,浦惠明,戚存扣. 2013
[6]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双低油菜宁杂11号、宁油16号摘薹试验研究. 陈锋,张洁夫,戚存扣,浦惠明,陈松. 2011
[7]高油分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油研817全程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 余顺波,汤勇,杜才富,廖方全. 2014
[8]基于正交试验的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组合研究. 石梅,杜才富,沈奇,秦信蓉,张敏琴,雷绍林. 2010
[9]撒播油菜产量在150kg/667m~2以上的配套栽培技术. 油菜撒播轻型栽培技术研究课题组. 2008
[10]黔油20号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分析. 邓伟,李超,杨斌,饶勇,肖华贵. 2009
[11]油菜高产栽培理论与构想. 李超,肖华贵,饶勇,杨斌,李加纳. 2007
[12]机械化直播油菜的优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顾宗福,孙华,邵慧霞,仲嘉,穆晓伟. 2016
[13]镇油3号育种策略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岳绪国,顾炳朝,郭圣业. 2006
[14]镇油3号产量形成特点及其调优栽培技术. 岳绪国,侯小峰,顾炳朝,郭圣业. 2003
[15]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镇油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顾炳朝,岳绪国,景德道,林添资,王克明. 2009
[16]白首乌-油菜套种栽培技术. 吴承东,赫明涛,王军,张明. 2013
[17]旱地复种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刘晓伟,郭天文,张平良,曾骏,谭雪莲,董博. 2021
[18]绿色油菜栽培技术. 禹代林,边巴. 2008
[19]辽西北沙地景观生态油菜栽培技术. 韩志松,王群,金嘉丰,王冬,蒋启东. 2021
[20]油棉套作模式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王新华,房金钺,张瑞芹,陈新军,许玉明.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对8种植物顶尖嫩叶的取食偏好性研究
作者:刘月悦;雷应华;陈松;陈庆东;王燕平;易春燕;文刚;刘虹伶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取食偏好性;寄主植物;非寄主植物
-
百合光信号转导调控因子LhSPA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作者:黄丽;杨捷;吕博;宋居荣;陈锋;过聪;杨园园;向发云;许本波
关键词:东方百合;花青苷;光照;SPA1;基因表达
-
不同有机肥、覆膜处理对坡田旱改水耕地质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者:詹丽钏;周子榆;陈松;王丹英;胡帅栋
关键词:水稻;有机肥;生物降解地膜;产量;土壤肥力
-
三氨基酸替换的油菜EPSPS基因在烟草中表达高抗草甘膦特性
作者:朱红利;屠钢;彭琦;孙程明;张维;胡茂龙;付三雄;张洁夫;陈松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EPSPS基因;人工突变;转基因烟草;草甘膦抗性
-
贵州省稻田田螺形态学特征及其与螺重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周庆兰;胡锦丽;覃宁;陈锋;周洲;张显波
关键词:稻田田螺;形态学性状;螺重;模型拟合;相关性;贵州省
-
设施菜地养分累积现状及氮磷流失特征
作者:杨涛;陈院华;陈锋;徐昌旭;庄艳华;涂香明;陈静蕊
关键词:设施菜地;种植年限;养分累积;氮磷流失;污染风险
-
粳稻茬肥油两用油菜品种筛选及肥田潜力分析
作者:彭琦;高建芹;胡茂龙;郭月;浦惠明;周晓婴;张维;孙程明;付三雄;王晓东;张洁夫
关键词:粳稻茬;甘蓝型油菜;肥油两用;生物量;养分累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