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油树脂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莹莹

作者: 王莹莹;汪学德;王东营;苗红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油树脂;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中国调味品

ISSN: 1000-9973

年卷期: 2022 年 47 卷 009 期

页码: 20-24,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文章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了贵州干红辣椒的辣椒油树脂.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辣椒油树脂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主要组成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同时,测定了辣椒油树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在鉴定出的47种化合物中,主要化学成分为苯乙醛(15.05%)、糠醛(8.89%)、香橙烯(6.75%)、苯甲醛(5.48%)、γ-丁内酯(4.55%)以及2-甲基十三烷(3.20%).以VC为阳性对照,通过测定辣椒油树脂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力与总抗氧化能力测试,研究了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水平.结果表明,辣椒油树脂浓度为3 mg/mL时,对DPPH·、ABTS+· 的清除率可达78.0%和67.9%,显示出了较高的总抗氧化能力.文章为辣椒油树脂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分类号: TS201.2

  • 相关文献

[1]豆瓣酱在不同油温下挥发性成分分析. 赵驰,李治华,董玲,赵正,何春华. 2020

[2]HS-SPME-GC-MS技术分析香草兰果皮的挥发性成分. 初众,王海茹,张彦军,姚晶. 2016

[3]辣椒油树脂提取工艺优化及其辣度和抗氧化活性分析. 张可欣,吴澎,王文亮,弓志青,徐水婧,王闯. 2024

[4]不同采收期香椿茶发酵前后活性成分、降糖活性及其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蒋鹏飞,高海东,赵丽丽,王赵改,史冠莹,张乐,王晓敏,王旭增. 2021

[5]两种市售香椿茶主要活性成分、抗氧化活性及挥发性成分的对比分析. 赵甜甜,张国治,王赵改,蒋鹏飞. 2023

[6]黄粉虫油理化性质及营养特性的研究. 郑自奋,崔芸,林勇,刘勇,刘袆帆,肖更生,余元善,马路凯. 2022

[7]不同饮用水对香椿发酵茶茶汤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蒋鹏飞,赵甜甜,史冠莹,张乐,赵丽丽,王继红,赵妍,王赵改. 2024

[8]辣椒油树脂的纯化工艺及成分分析. 戴雄泽,张可欣,弓志青,王文亮. 2022

[9]黄灯笼椒中高纯度辣椒碱类化合物的制备研究. 段宙位,窦志浩,张容鹄,谢辉,何艾. 2014

[10]新法提取辣椒深加工产品-超临界C02流体萃取技术. 张德权. 2002

[11]新疆肥尾羊脂肪特性研究. 刘成江,吴洪斌,王俊钢,吴宏,郭安民. 2012

[12]酶解对香蕉果酒发酵前后风味的影响. 钟思彦,徐玉娟,余元善,吴继军,李璐,卢楚强,陈从贵,邹波. 2024

[13]海南省芒果主产区主栽品种果实挥发性成分的对比. 谢若男,马晨,张群,刘春华,阳辛凤. 2019

[14]辣椒于地标区与非地标区种植的挥发性化合物差异分析. 陈菊,王雪雅,杜雄,徐玉,孙小静,何建文,蓬桂华. 2023

[15]基于成分轮廓数据的大球盖菇干制风味品质综合分析评价. 陈万超,李文,吴迪,张忠,陈辉,李正鹏,王晨光,杨焱. 2023

[16]不同后熟发酵时间郫县豆瓣酱挥发性成分分析. 黄驰,王自鹏,姚英政,董玲,李浦,谢江,陈福生. 2014

[17]云南地区烘焙咖啡豆的风味指纹图谱研究. 董文江,张丰,赵建平,谷风林,陆敏泉. 2015

[18]松茸曲奇特征风味成分分析鉴定. 陶虹伶,杨文建,裴斐,赵立艳,安辛欣,苏开美,胡秋辉. 2016

[19]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分析芝麻油和芝麻香精的挥发性成分. 秦早,杨冉,高桂园,黄纪念,陈晓岚,屈凌波. 2012

[20]微波干燥对芝麻品质特性的影响. 张丽霞,张勋,宋国辉,王静博,黄纪念,赵福利.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