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箭筈豌豆品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及农艺性状稳定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南志标
作者: 南志标;张吉宇;王彦荣;李春杰;聂斌;张建全;赵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箭筈豌豆;农艺性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04 年 24 卷 03 期
页码: 395-4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 2 a、4个区试点和 5种基因型及其互作效应研究 ,运用混合线性模型和 MINQU E(1)法 ,对箭豌豆包括株高在内的9个农艺性状可塑性进行评价 ,揭示了年份和区试点的生态环境效应、基因型与生态环境互作效应对各农艺性状的可塑性。结果表明 ,种子产量和千粒重等性状的基因型与生态环境互作效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p <0 .0 1和 p<0 .0 0 1)。生态环境分量 (年份、区试点、年份×区试点 )对各农艺性状的可塑性贡献较大 ,同时在不同生态环境间各农艺性状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p <0 .0 5)。其中区试点分量对各农艺性状的可塑性贡献最大 ,各农艺性状在 4个区试点之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p<0 .0 1) ,肃南和天祝的 2个区试点的牧草干重和种子产量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平均值显著大于另 2个区试点。各农艺性状在不同年份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p<0 .0 1) ,2 0 0 2年各农艺性状的平均值显著优于 2 0 0 1年。牧草干重和种子产量数量性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 ,5~ 8月份的月均温对牧草干重和种子产量的影响作用较大 ,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牧草干重和种子产量的提高 ;7月份的降水量与牧草干重和种子产量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品系 2 556和 2 560在进行了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稳定性评价后 ,4个区试点两年间都?
分类号: S542
- 相关文献
[1]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下粳稻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马洪文,王昕,殷延勃,武绍湖. 2009
[2]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下杂交粳稻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马洪文,殷延勃,武绍湖,王昕,王坚. 2008
[3]播量和行距对箭筈豌豆农艺结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郑春风,刘春增,张济世,吕玉虎,史鹏飞,聂良鹏,曹卫东. 2024
[4]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肥饲兼用型箭筈豌豆种质资源评价. 刘翔,韩梅,严清彪,李正鹏,梁高森. 2024
[5]应用AMMI模型分析水稻区域试验. 涂敏,黄贵民,甘雨,金帮文. 2010
[6]水、旱稻根系性状与抗旱性相关分析及其QTL定位. 穆平,李自超,李春平,张洪亮,吴长明,李晨,王象坤. 2003
[7]粳稻SSR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恢复系卷叶性状QTL分析. 郭媛,程保山,洪德林. 2009
[8]不同基因型小麦新品系主要性状稳定性分析. 任勇,李生荣,杜小英,陶军,周强,欧俊梅,范其新. 2007
[9]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重、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栾生,罗坤,阮晓红,曹宝祥,王浩,杜学芳,张凯,孔杰. 2013
[10]合浦珠母贝不同生长阶段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吴曼,刘宝锁,黄桂菊,陈明强,范嗣刚,喻达辉. 2015
[11]黄淮冬麦区新育成品种的基因型×环境交互效应分析. 张存良,殷玉芬. 1988
[12]牙鲆“鲆优2号”不同养殖地点生长和存活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李仰真,杨英明,刘洋,卢昇,吴垚磊,赵玉柱,马腾,程向明,程佳禹,陈松林. 2020
[13]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试点合理性与代表性的研究. 赵景忠,张平治,汪建来,叶震. 1992
[14]用AMMI模型分析作物区域试验中的地点鉴别力. 李本贵,阎俊,何中虎,李仲来. 2004
[15]应用GGE双标图分析我国春小麦的淀粉峰值粘度. 张勇,何中虎,张爱民. 2003
[16]基于环境型鉴定技术划分生态区综合评价黄淮海青贮玉米品种. 岳海旺,魏建伟,王广才,刘朋程,陈淑萍,卜俊周. 2024
[17]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存活性状遗传评估. 孔杰,栾生,罗坤,李旭鹏,孟宪红,曹宝祥,刘宁. 2017
[18]基因型和环境对我国冬播麦区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张艳,何中虎,周桂英,王德森. 1999
[19]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烤烟主要致香成分的影响. 丁燕芳,李亚培,张小全,薛刚,梅芳,李彦平,杨铁钊. 2012
[20]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多性状复合育种方案的遗传和经济评估. 金武,栾生,孔杰,罗坤,孟宪红,张天时,王清印.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课大实验模式设计与实践
作者:韩云华;胡小文;刘亚洁;余玲;王彦荣
关键词:种子学实验;课程大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效果
-
小麦间作蚕豆体系作物生长曲线动态模拟与分析
作者:李伟绮;孙建好;李春杰;赵建华;汤莹;吴科生;陈亮之;杨新强
关键词:氮水平;小麦/蚕豆间作;生物量;生长曲线模拟
-
中国北方林间草地分类体系研究
作者:李毅夫;孙斌;南志标;刘世荣;高志海;黄晓东;张美男;李长龙;张景波;吴水荣;王琫瑜
关键词:林间草地;分类体系;林窗草地;林缘草地;疏林草地;灌木林草地
-
不同施氮量对苜蓿生产性能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作者:李永德;刘兴成;张建全;孙学保;刘金蓉;王文庆;芦娟
关键词:不同施氮量;苜蓿;产量;饲用品质
-
甘肃省甘南州家畜细粒棘球蚴病例特征及其病原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严斌昌;米荣升;邵云全;黄玉富;石玉桂;赵宏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囊型棘球蚴病;甘肃省甘南州;nad2基因;基因型;遗传多样性
-
新时代背景下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作者:杨宪龙;杨惠敏;张建全;沈禹颖;王自奎;杨倩
关键词:课程思政;发展机遇;元素挖掘;教学模式;效果评价
-
草业科学的发展历程、学科体系及新时期的使命任务
作者:贺金生;韩国栋;张英俊;呼天明;师尚礼;谢应忠;段廷玉;董世魁;林克剑;王德利;王增裕;郭振飞;南志标
关键词:草学;学科体系;草地农业系统学;多功能性;草地多功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