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育种中产量构成因素相互关系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作楫

作者: 林作楫;董中东;雷振生;吴政卿;杨会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高产育种;产量结构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06 年 35 卷 01 期

页码: 44-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对大穗×多穗型品种15个杂交组合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表明,单株穗数对产量的影响超过穗粒重。在穗粒重的构成中,穗粒数在本地区比千粒重更为重要。要提高穗粒数,除适当提高结实小穗数外,还应注意适当增加每小穗的结实粒数。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论小麦高产育种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赵吉平,任杰成,郭鹏燕,许瑛,任超. 2018

[2]小麦新品种RI-11的高产稳产性分析. 史忠良,仇松英,马爱萍,谢福来. 2006

[3]小麦新品种晋麦81高产稳产特性及遗传分析. 史忠良,仇松英,马爱萍,谢福来. 2006

[4]小麦品种早熟性研究进展. 刘树玉,李新华,王文美,井立玲. 1997

[5]小麦高产育种方向和途径. 李世平,靖金莲. 1997

[6]小麦产量概念的压变与性状选择的权重. 潘幸来. 1997

[7]晋麦45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效应的分析. 刘玲玲. 1996

[8]关中地区小麦品种产量与产量结构遗传改良的研究. 许为钢,胡琳,吴兆苏,盖钧镒. 2000

[9]郑麦9023的高产群体结构及栽培技术. 张宇庆,黄荣华,庄宗英,高春保. 2005

[10]晋麦47号产量结构特点与高产栽培技术. 孙来虎,李秀绒,柴永峰,王秋叶,张建诚. 2003

[11]皖麦44丰产稳产性及其产量结构分析. 汪建来,孔令聪,王瑞,甘斌杰,曹承富,赵斌. 2001

[12]从小麦产量结构等性状的分析谈北京小麦高产育种目标的设想. 王永和. 1996

[13]晋南盆地小麦产量结构与产量水平关系的分析. 姚建民. 1987

[14]不同种植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司纪升,王法宏,李升东,冯波,孔令安. 2006

[15]2009年江苏省泰兴市小麦测产报告分析. 姚金保,马鸿翔,任丽娟,张鹏,张平平,姚国才,杨学明,高余德,周振元. 2010

[16]宁夏灌区春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分析与发展预测. 董建力,任贤,许兴,李怀生. 2000

[17]蚕豆产量研究与高产育种. 崔世友,缪亚梅. 2004

[18]不同类型水稻茎秆维管束的研究第1报茎秆大、小维管束数的类型间差异. 彭应财,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张俊国. 1991

[19]北方常规粳稻杂交后代产量构成因素相关与通径分析. 沈海波,沙录,芳秀琴,全成哲. 2013

[20]节水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衡H116021的选育. 李丁,孙书娈,孟祥海,李强,魏建伟,陈秀敏,赵明辉,李会敏,赵凤梧,乔文臣.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