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子球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蒲秀琴
作者: 蒲秀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唐菖蒲;子球;组织培养;培养基;愈伤组织;分化;芽生长;影响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1 年 19 期
页码: 221+223
摘要: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的激素组合,对唐菖蒲子球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唐菖蒲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2,4-D 2 mg/L+BA 0.2 mg/L,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BA 2 mg/L+2,4-D 0.2 mg/L,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BA 1 mg/L+2,4-D0.1 mg/L。
分类号: S682.24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植深度对唐菖蒲生长发育的影响. 邵小斌,赵统利,朱朋波,汤雪燕,孙明伟. 2015
[2]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愈伤组织及分化体系的建立. 张二芹,马强,王云,高宛莉,郭亚君. 2012
[3]54Q53紫花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初探. 李顺,王国良,贾春林,盛亦兵,孙娟. 2011
[4]不同倍性西瓜再生体系比较. 阎志红,刘文革,赵胜杰,何楠. 2009
[5]木薯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张树河,林加耕,李和平,潘世明,林一心. 2011
[6]唐菖蒲组织培养浅探. 王青华. 2004
[7]唐菖蒲花色突变体开花后的子房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徐刚,王彩莲,慎玫,陈秋方. 1993
[8]唐菖蒲花色突变株开花后子房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徐刚,王彩莲,慎玫,陈秋方. 1992
[9]塔形毛白杨CV-BJHR01的组织培养技术. 冯妍,魏建华,戴绍军,王宏芝. 2009
[10]1个欧洲黑杨无性系的组织培养技术. 崔莉洁,王宏芝,魏建华,崔进荣. 2009
[11]籼稻复交F_1花药培养力的提高技术. 刘凯,唐红生,严国红,孙明法. 2017
[12]草莓试管苗分化培养基优化的研究. 韩雪梅. 1997
[13]黄芩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刘建霞,温日宇,李慧,刘文英,张凯丽. 2018
[14]紫花苜蓿高频组培再生体系影响因素研究. 徐春波,王勇,赵海霞,李兴酉. 2010
[15]不同培养基对春小麦×玉米单倍体胚分化成苗的影响. 王重,樊哲儒,张跃强,李剑峰,高新,王子霞. 2018
[16]胡杨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蒲秀琴. 2011
[17]广西甘薯品种的茎尖诱导培养研究初报. 李彦青,黄咏梅,李慧峰,陈天渊,卢森权. 2013
[18]铁皮石斛兰种子萌发及其原球茎的快繁培养条件研究. 宋顺,许奕,林妃,黄东梅,李羽佳,李艳霞,李敬阳. 2013
[19]怀山药茎尖脱毒培养与茎段增殖研究. 苗利娟,韩锁义,张新友,黄冰艳,汤丰收,董文召,王素霞. 2011
[20]不同小麦品种幼胚愈伤诱导及适宜草甘膦浓度的筛选. 杨丽荣,全鑫,薛保国,雷振生,赵献林,晁岳恩,刘昊英,鹿莉.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秋水仙素诱导马铃薯野生种S.acaule多倍体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艳萍;蒲秀琴
关键词:马铃薯野生种S.acaule;秋水仙素;茎段;多倍体
-
3种青海省主栽马铃薯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作者:蒲秀琴
关键词:马铃薯;外植体处理;组织培养;青海省;植株再生
-
马铃薯青薯9号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作者:蒲秀琴
关键词:马铃薯;青薯9号;种植密度;施肥量;栽培
-
胡杨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作者:蒲秀琴
关键词:胡杨;培养基;试管苗;分化;生根
-
山旱地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作者:蒲秀琴
关键词:青薯9号;种植密度;产量;影响;山旱地
-
鉴定马铃薯染色体数目的方法研究
作者:王舰;杨永智;蒲秀琴
关键词:马铃薯;种质资源;倍性鉴定
-
优质抗旱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选育及栽培要点
作者:王舰;蒋福祯;周云;张艳萍;申海峰;蒲秀琴
关键词:马铃薯;青薯9号;特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