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养殖品种池塘化学耗氧量(COD_(Mn))变化趋势及环境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婉玲

作者: 杨婉玲;赖子尼;刘乾甫;曾艳艺;帅方敏;王超;高原;庞世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化学耗氧量;变化趋势;云斑尖塘鳢;大口黑鲈;草鱼;乌鳢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4 年 41 卷 08 期

页码: 161-1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养殖池塘水体化学耗氧量的变化特征,于2012年在佛山市顺德区内4种不同养殖品种(云斑尖塘鳢、草鱼、大口黑鲈、乌鳢)池塘采集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期4个品种养殖池塘CODMn含量在3.71~50.76 mg/L之间,其中大口黑鲈、乌鳢两个品种养殖池塘季节的变化有显著差异;云斑尖塘鳢、草鱼池塘的CODMn含量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不同品种养殖池塘CODMn含量从低到高依次为云斑尖塘鳢、大口黑鲈、草鱼、乌鳢。养殖池塘水体CODMn污染指数(Pi)范围在0.67~8.46之间,超标率为92.9%。图谱分析结果显示,5~8月间不同养殖池塘水体中云斑尖塘鳢、大口黑鲈养殖池塘CODMn有比较相近特征,而草鱼、乌鳢养殖池塘与其他池塘特征相差较大。9~12月间不同养殖池塘水体中CODMn云斑尖塘鳢、草鱼、大口黑鲈养殖池塘有比较相近特征,而乌鳢养殖池塘与其他池塘特征相差较大。对CODMn与14个水质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发现,CODMn与透明度、pH值及硅酸盐存在负相关关系,与盐度、电导率、叶绿素、磷酸盐、硝酸盐、氨氮等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溶解氧及非离子铵不相关。

分类号: S912

  • 相关文献

[1]高密度草鱼和乌鳢养殖围隔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张植强,魏南,余德光,谢骏,王广军,龚望宝,郁二蒙,李志斐. 2016

[2]考洲洋化学耗氧量(COD)的含量特征. 杨美兰,林钦,甘居利,王小平,王增焕. 2001

[3]不同类型生态浮床对水质的净化效果. 周文宗,吴华莉,涂尾龙,王洪洋,张莺莺,曹建国,刘娅琴,黄伟伟,谈永松. 2020

[4]四种有益微生物对中华鳖养殖水体的改良作用. 王晓斌,李本旺,李宗承,王广军,牟希东,王海英,刘邦辉. 2011

[5]珠江口水域化学耗氧量(COD)的分布特征. 杨美兰,林钦,黄洪辉,甘居利,蔡文贵,吕晓瑜,王增焕,李纯厚,杜飞雁. 2005

[6]珠江八大入海口高锰酸盐指数含量调查. 杨婉玲,桑朝炯,庞世勋,高原,王超,赖子尼. 2012

[7]病毒灭活疫苗诱导云斑尖塘鳢脾脏转录组分析. 周阳,李本旺,林强,付小哲,李敏,梁红茹,刘礼辉,卢伟华,李宁求. 2019

[8]云斑尖塘鳢工厂化循环水育苗技术研究. 潘淦,龙程,许爱娱,林群. 2012

[9]云斑尖塘鳢烂身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麦耀宝,陈智光,陈灼均,李本旺,林强. 2018

[10]3个尖塘鳢引进群体繁育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林明辉,朱华平,苏换换,樊佳佳,池金泉,马冬梅. 2021

[11]基于simc1基因筛选3种尖塘鳢特异性SNP标记. 樊佳佳,马冬梅,朱华平,林明辉,苏换换,池金泉. 2022

[12]云斑尖塘鳢肿大细胞病毒属虹彩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王庆,曾伟伟,刘春,李凯彬,常藕琴,潘加雄,石存斌,吴淑勤. 2010

[13]不同放养密度对云斑尖塘鳢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魏成清,杨婉玲,陈永乐,朱新平,庞世勋,谢刚. 2009

[14]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鉴别云斑尖塘鳢和线纹尖塘鳢的分子标记. 陈海港,李伟,张新铖,朱新平. 2016

[15]人工养殖云斑尖塘鳢的生长特性. 黄晓荣,庄平,章龙珍,张涛,冯广朋,赵峰. 2008

[16]雌雄乌鳢可食部分主要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姜巨峰,韩现芹,傅志茹,孟一耕,李文雯,谢刚,孙志景. 2012

[17]一种乌鳢与斑鳢线粒体PCR-RFLP鉴定方法. 董传举,张松皓,陈坤慈,宋迎楠,徐鹏. 2014

[18]超声波对乌鳢短肽-锌结构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汪婧瑜,张业辉,阮奇珺,张友胜,刘学铭,陈智毅,程镜蓉,王旭苹. 2020

[19]不同结构的乌鳢螯合肽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汪婧瑜,张业辉,张友胜,刘学铭,程镜蓉,陈智毅,王旭苹,黄利华. 2019

[20]乌鳢营养评价与加工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陈胜军,路美明,相欢,薛勇,黄卉,李来好,胡晓.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