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主栽小麦品种及骨干亲本花药培养特性评价及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炜

作者: 王炜;陈琛;叶春雷;贺小宝;杜旺喜;王云贵;杨芳萍;杨文雄;杨随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花药培养特性;花药培养力;绿苗生产率;基因型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6 年 06 期

页码: 1059-10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小麦花培育种效率,拓宽花培杂交亲本可利用的基因型,以86份甘肃主栽小麦和骨干亲本为供试材料,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分析并评价其花药培养特性,探讨所筛选的具有高花药培养力基因型材料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在供试小麦材料中,春小麦较冬小麦更易于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出绿苗;愈伤组织诱导率与绿苗分化率及白苗分化率之间不具有相关性;绿苗生产率可作为评价小麦花药培养力的重要指标。此外,86份材料中共筛选出9份具有较高花药培养力的材料。研究结果可为利用甘肃小麦种质资源进行花培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所筛选出的高花药培养力材料在花培育种、DH群体构建、小孢子培养和无性系变异机理等基础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花药培养的基因型效应及优良基因型筛选. 吕学莲,白海波,蔡正云,董建力,高晓原,陈雪,李树华. 2011

[2]冬小麦高花药培养力基因型的筛选. 赵林姝,刘录祥,古佳玉,谢永盾,郭会君,赵世荣,李军辉,熊宏春. 2017

[3]基因型对春小麦花药培养力的影响. 孙志玲,杨雪峰,宋维富,赵丽娟,刘东军,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 2019

[4]小麦花药培养的基因型差异与杂交组合配制. 张艳敏,郭北海,李洪杰,温之雨,王子宁,蒋春志,李辉,王培. 2002

[5]小麦花药液体漂浮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赵林姝,何子伟,刘丽,古佳玉,谢永盾,郭会君,赵世荣,李军辉,熊宏春,丁玉萍,刘录祥. 2018

[6]三个高花药培养力小麦材料培养力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赵林姝,刘录祥,郭会君,古佳玉,赵世荣,李军辉,谢永盾. 2012

[7]基于污染控制的小麦品种氮磷钾吸收与移除特征研究. 盛婧,张鹏,孙国锋,王鑫. 2015

[8]不同基因型小麦苗期和成熟期耐低氮性的比较. 徐红卫,陆瑞菊,刘成洪,高润红,郭桂梅. 2014

[9]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氮吸收特征与农田归还率研究. 盛婧,孙国峰,吴纪中,周炜,王鑫. 2015

[10]根据侵染型进行小麦品种抗叶锈遗传研究——Ⅱ.65个小麦品种和9个小麦叶锈菌株的相互作用. 何家泌,马万杰. 1987

[11]陕西小麦籽粒硬度及其基因型分析. 张晶,张晓科,王可珍,梁强,付晓洁. 2011

[12]不同基因型小麦幼苗抗旱抗盐性比较研究. 许兴,郑国琦,邓西平,徐兆桢,刘振荣. 2002

[13]小麦花药培养的基因型差异与亲本选配分析. 吕学莲,白海波,董建力,王丹,余远征,李树华. 2010

[14]新型化学杀雄剂与表面活化剂组合筛选及其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 张建朝,赵杨,牛娜,宋瑜龙,马守才,高翔,张改生,王军卫,董剑. 2020

[15]基因型和培养基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 崔海瑞,方仁,程增书. 1991

[16]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黄淮麦区小麦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 何中虎. 2001

[17]基因型和灌溉对小麦旗叶保卫细胞长度的影响. 王培,方仁,范光年. 1990

[18]小麦花培育种技术研究. 许玉娟,朱晋云,杨丽萍,张明义,亢秀丽. 2007

[19]小麦根冠关系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李广敏,关军锋,马春红,刘海龙. 2001

[20]小麦遗传转化中优良受体基因型及L-PPT适宜浓度的筛选. 李鹏,张磊,胡琳,高崇,余大杰,许为钢.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