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浙皖三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的致病类型鉴定及毒性结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泓甫
作者: 李泓甫;华为;朱靖环;高利;陈万权;刘太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叶锈菌;鉴别寄主材料;抗叶锈基因;致病类型;毒性频率;毒性多态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705-7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持续控制小麦叶锈病及促进小麦的抗叶锈病育种工作,2019—2020年自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采集自然感叶锈病的小麦病叶,经分离获得小麦叶锈菌单孢分离物,利用43个小麦叶锈病鉴别寄主材料对其致病类型进行鉴定,并对其毒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70份小麦叶锈菌单孢分离物中共鉴定出67个致病类型,主要致病类型为THS、SHJ、PHS和SHS,出现频率分别为8.8%、7.6%、5.9%和5.9%。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的单孢分离物对携带抗叶锈基因Lr10、Lr12、Lr22a、Lr22b、Lr29、Lr33、Lr35和Lr36的鉴别寄主材料的苗期毒性频率均超过90.0%,而对携带抗叶锈基因Lr9、Lr24、Lr25、Lr28、Lr38、Lr40、Lr41、Lr42、Lr43和Lr13+3ka的鉴别寄主材料的苗期毒性频率均小于10.0%。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显示,3个省小麦叶锈菌群体对抗叶锈基因Lr1、Lr2a、Lr3、Lr14b、Lr18、Lr21、Lr26、Lr27+31、Lr32和Lr37的毒力存在显著分化。浙江省小麦叶锈菌群体具有较少的毒性因子(4.73)和毒性值(600.00),毒性多态性在3个群体中最低,安徽省小麦叶锈菌群体具有较高的毒性因子(6.41)和毒性值(977.27),江苏省小麦叶锈菌群体具有较高的毒性多态性。毒性结构分析显示,安徽省和江苏省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基因位点的遗传距离较近,3个小麦叶锈菌群体间存在毒性结构分化的同时也存在菌株的频繁交流。
分类号: S435.121.43
- 相关文献
[1]2011-2012年度中国六省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分析. 刘太国,高利,刘博,陈万权. 2015
[2]1997年我国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分析. 陈万权,陈扬林. 1998
[3]山西省小麦叶锈菌致病类型及毒性监测. 原宗英,武英鹏,刘敏捷. 2017
[4]小麦品系天95HF2中抗叶锈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 李星,周悦,李在峰,夏先春,刘大群. 2010
[5]山东省12个主栽小麦品种(系)抗叶锈性分析. 张林,张梦雅,高颖,许换平,刘成,刘建军,闫红飞,刘大群. 2017
[6]50个国外小麦品种(系)抗叶锈性鉴定. 焦悦,王思曼,赵喜兰,张培培,郑慧敏,李在峰,刘大群. 2019
[7]山东省小麦白粉病菌群体毒性鉴定和分析. 张眉,郭霞,辛志梅,王升吉,辛相启,姜珊珊,吴斌. 2020
[8]大麦白粉菌致病型鉴定初报. 朱靖环,杨建明,汪军妹,贾巧君,沈秋泉,Antonín Dreiseitl. 2007
[9]2013年黑龙江省小麦白粉菌毒力结构分析. 李易初,孟庆林,石凤梅,马立功,刘佳,张匀华. 2015
[10]河北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研究. 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李聪聪,孔令晓. 2013
[11]大麦条锈菌专化型鉴定及其致病性初步分析. 李亚凯,黄苗苗,贾秋珍,黄瑾,曹世勤,张勃,孙振宇,王晓明,金社林. 2016
[12]2006年—2008年山西省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监测. 武英鹏,原宗英,李颖,石保明. 2011
[13]甘肃省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及小麦品种苗期抗白粉病性分析. 黄瑾,黄苗苗,李亚凯,曹辛未,贾秋珍,张勃,孙振宇,骆惠生,王晓明,曹世勤,金社林. 2015
[14]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在山西省的有效性评价. 武英鹏,原宗英,李颖,石保明. 2009
[15]西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李晓,崔丽娜,邹成佳,杨晓蓉,钟尧,黄芸. 2012
[16]安徽省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分析. 宛琼,王婷婷,马艳娟,刘伟,曹志强,齐永霞,张承启,丁克坚,范洁茹,周益林,陈莉. 2021
[17]大麦白粉菌种群毒性监测及抗性材料鉴定. 汪军妹,贾巧君,林峰,周益军,杨建明. 2009
[18]新疆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和分析. 刘伟,高海峰,范洁茹,周益林. 2017
[19]云南、贵州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研究. 何泽民,李晚忱,王晓鸣. 2011
[20]山西省不同生态区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监测研究. 武英鹏,原宗英,李艳芳.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百万亩种植占比及来源分析
作者:董晓慧;李贺;刘立超;魏中华;谢树鹏;孙中华;门龙楠;宗天鹏;高利;潘文静;王翠玲
关键词:大豆;玉米;水稻;品种变化;品种来源
-
不同播期的氮肥运筹对小麦浙华1号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姚云峰;华为;沈华中;王其飞;范敏;朱靖环
关键词:小麦;浙华1号;氮肥;产量
-
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g4418的毒性验证及亚细胞定位
作者:马骏豪;文智伟;郭笑维;王昕;刘琦;高利
关键词:小麦矮腥黑粉菌;g4418;毒性验证;亚细胞定位
-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探讨
作者:金振国;单大鹏;沈海军;高利;董晓慧;魏中华;石运强
关键词:玉米;育种;创新;解决对策
-
270份冬麦品种(系)对光腥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作者:王昕;沈煜洋;张子豪;马骏豪;高海峰;刘太国;刘琦;高利
关键词:小麦光腥黑粉菌;抗性评价;冬小麦;农艺性状
-
我国主要农作物病害灾变机制与综合防控研究进展:2018年-2022年
作者:刘文德;代玉立;邵小龙;张昊;陈华民;靳怀冰;刘文文;彭焕;张丹丹;李智强;钱国良;刘太国;陈捷胤
关键词:农作物病害;灾变机制;综合治理;监测预警;绿色防控
-
浙江省不同生态条件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施德云;徐波;王其飞;华为;沈华中;张良成;朱靖环
关键词:小麦;生态条件;品种;产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