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垄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连永利
作者: 连永利;刘玉涛;王宇先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大垄栽培;籽实产量;土壤湿度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9 年 01 期
页码: 33-3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建立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新模式,配套相应机具设备而进行本试验。研究比较了大垄垄上双行直播、小垄直播两种栽培方式。通过对土壤含水量、生物产量、籽实产量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垄栽培方式比直播能显著提高玉米籽实产量与生物产量,籽实产量大垄较对照增产6.3%,保持土壤湿度。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长期少免耕对中国东北玉米农田土壤呼吸及碳氮变化的影响. 孙宝龙,陶蕊,王永军,姚丹,罗洋,吕艳杰. 2020
[2]甘薯新品种南紫薯6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程润东,佘义斌,曾燕楠,周影,王庆南. 2013
[3]新葵杂7号施肥试验. 向理军,雷中华,石必显,侯江华,马林,孙逊. 2010
[4]新葵杂18号氮、磷肥料试验研究. 石必显,雷中华,向理军,侯江华,马林,孙逊,王琴,高晓萱. 2010
[5]几种马铃薯栽培模式对其产量的影响. 顾鑫,丁俊杰. 2010
[6]不同栽培密度对马铃薯克新19号产量影响. 李庆全,盛万民,李凤云,牛志敏,王立春,田国奎,徐洪岩,娄树宝. 2010
[7]平衡施肥对向日葵杂交种S606产量的影响. 杨新元,张峰,张学武,贾爱红,牛学谦. 2013
[8]11个燕麦品种在迪庆地区的生产性能和适应性评价. 张冉,徐震,王文,任健,田健帆,刘莉,马向丽. 2023
[9]几种马铃薯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顾鑫,丁俊杰. 2010
[10]棉花蕾期管理技术. 秦灿石. 1995
[11]土壤湿度微波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孙安利,贾建华,徐新刚,黄文江. 2009
[12]模糊PID智能灌溉控制器的设计及MATLAB仿真. 於沈刚,马明舟,岳雪峰,万衡,王运圣. 2018
[13]地布覆盖下不同垄型对欧李园土壤温湿度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韩轩轩,王鹏飞,穆霄鹏,付鸿博,杜俊杰. 2018
[14]不同降解地膜在苹果园应用的水热效应. 韩富军,彭海,任静,李建明,李强,刘小勇. 2021
[15]基于ASAR的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湿度反演. 鲍艳松,刘利,孔令寅,王纪华,刘良云. 2010
[16]东北地区土壤温度和湿度空间变异特性研究. 安晓飞,孟志军,王培,付卫强,郭建华. 2015
[17]综合利用光学、微波遥感数据反演土壤湿度研究. 鲍艳松,刘良云,王纪华. 2007
[18]管理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 陈书涛,朱大威,牛传坡,邹建文,王超,孙文娟. 2009
[19]葡萄开荒种植对贺兰山荒漠草原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左忠,李龙,李婧,王东清. 2020
[20]滴灌对农田N_2O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 周爽,王广帅,高阳,江晓慧,李欢欢,张俊鹏,张静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pAPN过表达Vero细胞系构建及其对PEDV复制的影响
作者:陈秋勇;孙志华;陈如敬;吴学敏;吴仁杰;丘镜莉;何冰;刘玉涛;王隆柏;周伦江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氨基肽酶;病毒增殖;非洲绿猴肾细胞
-
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技术对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杨慧莹;王宇先;高盼;徐莹莹;张巩亮;闫锋;董扬;申惠波
关键词:黑龙江省;浅埋滴灌;大豆;水分利用效率;产量
-
一例波斯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疗
作者:刘玉涛;连春红
关键词: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诊断;治疗
-
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富里酸含量及其结构特征的影响
作者:高盼;王宇先;李欣洁;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张巩亮
关键词:半干旱区;秸秆还田方式;土壤富里酸;荧光结构
-
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申惠波;刘玉涛;徐婷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施氮量;有机氮组分;玉米产量
-
东北半干旱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作者:高盼;申慧波;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关键词:秸秆还田方式;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荧光结构;东北黑土区
-
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钙土农田养分含量、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王晨;刘玉涛;谭可菲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黑钙土;土壤养分;细菌群落;玉米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