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近红外吸收光谱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判别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范雪婷

作者: 范雪婷;朱明东;杨晨光;谢红军;汤国华;邓昊;曾晓珊;阚瑞峰;何亚柏;余应弘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种子活力;近红外光谱;PLS-DA数学模型;正交信号校正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62-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实现对水稻种子活力的无损检测,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通过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单粒水稻种子的透射光,比较不同的预处理方法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选择归一化+二阶差分+正交信号校正(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OSC)的预处理方法对透射光谱进行预处理,得到的日本晴种子的建模集识别率为94.44%,检验集识别率为91.67%;9311种子的建模集识别率为98.61%,检验集识别率为91.67%。表明该光学系统和数据处理模型对水稻种子的活力辨别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高温老化下甜玉米种子活力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研究. 李武,李妍,李高科,高磊,陈敏忠,卢爵广,胡建广,刘建华. 2018

[2]基于近红外超连续激光光谱的水稻种子活力无损分级检测研究. 金文玲,曹乃亮,朱明东,陈伟,张佩光,赵庆磊,梁静秋,余应弘,吕金光,阚瑞峰. 2020

[3]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春小麦单粒种子活力鉴定. 时伟芳,谢宗铭,杨丽明,王建华,孙群. 2016

[4]氧传感技术及其在水稻种子活力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赵光武,阮关海,陈合云,曹栋栋,羊敏杰. 2011

[5]水稻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及遗传研究. 李金华,王丰,廖亦龙,柳武革. 2009

[6]生物质炭浸提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许唯,张蛟,姚易寒,宋余泽,胡帅栋. 2018

[7]无人工选择压力下作用变异趋势. 鲁礼宏. 2001

[8]临界胁迫贮藏条件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蒋薇,李瑶,李娜,赵飞,亓娜,蔡卓,曹高燚,华泽田. 2019

[9]低温环境下水稻种子活力QTL鉴定. 姚晓云,熊运华,黄永萍,吴延寿,杨平,刘进,尹建华. 2020

[10]~(60)Co γ射线辐照对水稻种子活力和秧苗质量的影响. 牛付安,程灿,周继华,储黄伟,袁勤. 2015

[11]水稻种子活力的快速测定方法. 张薇,耿雷跃,杨雅华,张启星. 2015

[12]水稻种子活力的研究进展. 张安鹏,钱前,高振宇. 2018

[13]水稻种子活力和耐储性研究进展. 刁丽荣,魏毅东,魏林艳,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16

[14]水稻种子贮藏过程中活力衰退规律及性状变化初探. 李小湘,李卫红. 2009

[15]稻谷人工老化后种胚异构天冬氨酸动态监测与总蛋白差异表达分析. 魏毅东,谢鸿光,刁丽蓉,王进兰,吴方喜,罗曦,何炜,潘丽燕,谢华安,张建福. 2020

[16]水稻种子贮藏10年后的活力相关基因定位. 黎用朝,李小湘,陆婷婷,潘孝武,盛新年,段永红,孙桂华. 2015

[17]亚精胺引发对水分胁迫下水稻种子活力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赵运林,文彤,李小湘. 2013

[18]基于TTC染色的水稻种子活力定量分析. 乔菊香,冯明春,杨晓洪,Hoàng Minh Tú,王世敏,刘艳芳. 2024

[19]基于多光谱成像的颜色特征在水稻种子活力检测上的应用. 乔菊香,杨晓洪,姚宗泽,滕彩玲,赵秦,Hoàng Minh Tú,毛进,刘艳芳. 2025

[20]云南水稻直链淀粉含量近红外模型的创建研究. 陈建华,郭咏梅,刘义富,辜琼瑶,谭春艳,刘小丽,卢义宣.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