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码板栗芽体PCD过程中Ca~(2+)的时空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燕

作者: 郭燕;李颖;张树航;张馨方;王广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板栗;芽体;Ca~(2+);细胞程序性死亡

期刊名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ISSN: 1004-390X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325-3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Ca~(2+)在替码板栗品种X12芽体细胞程序性死亡(PCD)过程中的时空变化及其与芽体PCD的关系。【方法】利用焦锑酸盐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研究替码板栗X12芽体PCD过程中(S1~S5时期) Ca~(2+)的时空变化。【结果】S1时期,细胞结构正常,Ca~(2+)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细胞间隙处,细胞质和细胞核内有少量Ca~(2+),液泡内Ca~(2+)含量极少;S2时期,部分细胞器轻微降解,细胞间隙中Ca~(2+)减少,细胞质、液泡膜和细胞核膜附近Ca~(2+)开始增多;S3时期,细胞进一步解体,细胞壁、液泡、细胞核降解严重,细胞间隙和细胞壁上Ca~(2+)颗粒极少,细胞质、细胞核、破裂的液泡内及液泡周围Ca~(2+)明显增多;S4时期,细胞降解严重,Ca~(2+)在细胞内呈无规则分布,质膜和细胞壁上较少,集中于破碎的液泡膜和液泡碎片处;S5时期,细胞器均降解破碎,Ca~(2+)随降解的细胞器碎片成块状聚集。【结论】替码板栗芽体PCD过程中Ca~(2+)呈动态变化,Ca~(2+)可能参与了PCD过程;细胞质、液泡和细胞核的Ca~(2+)内流可能是引起替码板栗芽体PCD的部分重要原因。

分类号: S664.2

  • 相关文献

[1]Ca~(2+)和Mn~(2+)对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Amycolatopsis mediterranei)U-32次生代谢及激酶活性的影响. 邢小黑,姜卫红,王伟武,黄为一. 2000

[2]EGF促进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减数分裂启动机制的研究. 李朝军,王斌,范必勤,王金唏,张维宁,张祖暄. 1995

[3]定点突变Ca~(2+)平衡位点对粘质沙雷氏菌脂肪的影响. 陈小玲,黄俊. 2017

[4]FKBP1B基因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 高一,吕阳,刘理想,张国梁. 2018

[5]FSH、EGF、胰岛素促进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减数分裂恢复机制的研究. 李朝军,范必勤,王金(口奚),张祖暄. 1997

[6]氟对小鼠MC3T3-E成骨细胞内Ca~(2+),NO浓度的影响. 邢艳刚,张丹丹,张文艳,周文丽,阎小艳. 2017

[7]肌醇磷脂信息传递系统在苹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中的作用. 关军锋,马智宏,陈星. 1999

[8]小鼠卵受精和人工激活过程中胞质游离Ca~(2+)变化及其在卵激活中的作用. 邓满齐,范必勤,刘永民,王金晞. 1996

[9]乳酸菌发酵法生产高钙鸡骨泥的工艺研究. 陈黎洪,杨颖,任发政,方红星,肖朝耿,唐宏刚. 2011

[10]氟中毒对桑蚕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蚕体重的影响. 魏兆军,王章娥,张志芳. 2001

[11]水中Ca~(2+)质量浓度对龙井茶冲泡茶汤滋味品质的影响. 杨悦,张英娜,许勇泉,汪芳,陈建新,戴前颖,尹军峰. 2016

[12]拟南芥保卫细胞微管骨架的重排参与NO诱导的气孔关闭. 张永梅,吴忠义,王学臣,于荣. 2008

[13]钙对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的影响(简报). 檀建新,董永华,张伟,李广敏,商振清,韩建民. 1998

[14]Ca~(2+)和Sr~(2+)诱导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的形成及转化的影响. 王永刚,孙尚琛,马雪青,秦健宇,冷非凡. 2016

[15]亚精胺对苹果花粉萌发与花粉管伸长的抑制效应及其与Ca~(2+)的关系. 关军锋,马智宏,李敏霞,张晓敏. 2000

[16]桃芽休眠的自然诱导因子及钙在休眠诱导中的作用. 王海波,王孝娣,程存刚,王宝亮,李敏,高东升,刘凤之. 2008

[17]渗透胁迫下CaM合成与胞质Ca~(2+)关系初步研究. 李孟军,郭秀林,王春祥. 2001

[18]航天搭载后福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茎尖无性系有丝分裂行为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吴如健,黄镜浩,温寿星,蔡子坚,罗土炎,陈良锋,王周文. 2011

[19]细胞程序性死亡机制的研究. 苑丽霞,孙毅,杨艳君,赵鸿飞. 2008

[20]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功能研究进展. 吴燕.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