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菌在褐飞虱防治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列忠
作者: 陈列忠;俞晓平;陈建明;吕仲贤;郑许松;张珏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共生菌;褐飞虱;防治;应用
期刊名称: 农药
ISSN: 1006-0413
年卷期: 2006 年 45 卷 11 期
页码: 9-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体内类酵母共生菌在褐飞虱的生长、繁殖和抗药性的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分析讨论了共生菌研究在褐飞虱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等,旨在为深入开展“抑菌防虫”研究提供参考。
分类号: S435.112.3
- 相关文献
[1]水稻褐飞虱内生共生细菌Arsenophonus的鉴定和系统分析. 王渭霞,罗举,赖凤香,傅强. 2010
[2]褐飞虱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NlylsMS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袁三跃,唐耀华,万品俊,李国清,傅强. 2015
[3]共生菌在褐飞虱致害性变化中的作用. 吕仲贤,俞晓平,陈建明,郑许松,徐红星,陶林勇. 2001
[4]褐飞虱体内Arsenophonus、Wolbachia、Spiroplasma和Cardinium四种次生共生菌感染分析. 姜建军,王凤英,黄立飞,陈红松,杨朗. 2017
[5]杀虫剂对褐飞虱体内共生菌的影响. 徐红星,郑许松,童中华,吕仲贤,陈建明,俞晓平,陶林勇. 2000
[6]稻飞虱酵母类胞内共生菌的组织学研究进展. 陈法军,张珏锋,俞晓平. 2005
[7]褐飞虱成虫唾液细菌蛋白的鉴定. 邓瑶,刘玉娣,侯茂林. 2017
[8]我国昆虫病原线虫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尹姣,曹雅忠,肖春,李克斌. 2014
[9]植物源农药鱼藤酮对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杨红福,陈爱大,曲朝喜. 2008
[10]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防治稻飞虱试验初报. 钟国洪,陈业荣,陈峰,李云珍,蓝春松. 2001
[11]石菖蒲提取物及混配剂对水稻褐飞虱的控制研究. 姚英娟,梁玉勇,王梁全,张伟,杨长举,林拥军,华红霞. 2011
[12]植物病原毒素. 何凡,范鸿雁,华敏. 2006
[13]海口市郊菜地病虫害及其防治调研与Bt制剂应用. 白成,岳建军,孙燕芳,龙海波. 2014
[14]1.0%阿维菌素WP防治苹果山叶螨的应用研究. 季文章,李军英. 2002
[15]3种药剂对枸杞红瘿蚊土壤封闭药效试验. 李锋,张宗山,杨芳. 2003
[16]昆虫内共生菌在昆虫防御中的作用. 徐红星,郑许松,刘淑平,叶恭银,吕仲贤. 2009
[17]烟粉虱MEAM 1隐种主要内共生菌的定位和分布. 陈吉强,张毅波,张桂芬,万方浩,刘怀. 2020
[18]16S rDNA文库法分析甜菜夜蛾中肠共生菌组成. 李文丹,李文丹,张帅,雒珺瑜,张利娟,王登元,崔金杰. 2018
[19]抗生素利福平对Q烟粉虱防御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刘凌云,苏奇,方艺伟,张友军,褚栋. 2015
[20]昆虫肠道菌群的功能研究进展. 郭军,吴杰,邓先余,林连兵,刘珊,李继莲.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浙麦冬HMA基因家族鉴定及镉胁迫响应分析
作者:王智慧;牛二利;高远亮;朱倩;叶子弘;俞晓平;赵倩;黄俊
关键词:浙麦冬;HMA家族;镉胁迫;富集系数;分子对接
-
我国茭白产业发展现状、特征及趋势分析
作者:李冰融;陈建明;王哲;张珏锋
关键词:茭白;产业发展;成本收益;水生蔬菜
-
小黄鱼Trypsin基因克隆及其对高温胁迫和变形假单胞菌感染的响应
作者:刘浩文;刘峰;张天乐;李倩;刘四芳;朱家杰;楼宝;俞晓平
关键词:小黄鱼;胰蛋白酶基因(try);克隆;高温胁迫;变形假单胞菌
-
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吕海涛;李建忠;鲁艳辉;徐红星;郑许松;吕仲贤
关键词:福寿螺;水稻;危害;防控
-
四川省犍为县两种纵卷叶螟幼虫和蛹的寄生蜂种类及发生动态
作者:钱佳宁;彭成林;赵晓昱;丁柃文;徐红星;田俊策;谢馨;郭嘉雯;吕仲贤
关键词:稻显纹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寄生蜂;发生差异;寄生率
-
转基因水稻感染SRBSDV后对植株营养物质的影响
作者:何晓婵;周小军;朱丽燕;朱浩;吕仲贤;徐红星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SRBSDV;营养物质
-
双季茭白棚内覆地膜促早栽培
作者:张真;姚良洪;陈建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