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同位素结合稳定同位素模型解析沉积土壤碳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娜

作者: 李娜;孙占祥;张燕卿;刘恩科;李凤鸣;李纯乾;李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有机碳;水土流失;拦沙坝;沉积物;稳定同位素模型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4 期

页码: 3057-30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辽西褐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经侵蚀沉积过程沉积土壤碳来源,为合理调控小流域土壤侵蚀造成的土壤碳流失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对辽西丘陵沟壑区小流域野外取样,研究小流域沉积土壤碳的来源并量化其贡献。通过GIS结合GPS技术对小流域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沟渠)表层土壤及小流域拦沙坝3个位点(S1坝前、S2坝中、S3坝后)0-100 cm土壤剖面进行取样,结合碳、氮同位素混合模型对沉积土壤碳源进行解析。【结果】利用13C和15N同位素特征及其元素组成(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对辽西丘陵沟壑区侵蚀沉积物土壤有机碳进行了定性和定量鉴定。辽西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沉积物中有机碳主要来源为耕地,其次是沟渠、草地和林地。耕地贡献平均为58.75%,沟渠25.49%,草地6.49%,林地9.2%。【结论】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指纹"工具可以成功应用于辽西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沉积土壤碳来源定性及定量的分析。研究成果可以为受水力侵蚀的小流域的土壤保护和养分流失控制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号: S157

  • 相关文献

[1]孟加拉湾中部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分布特征及来源. 李景瑞,刘升发,胡利民,冯秀丽,孙兴全,白亚之,石学法. 2017

[2]深湾网箱养殖沉积物中全氮、有机碳及有机质的分布. 王小平,蔡文贵. 1998

[3]有机碳对养殖池塘沉积物中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的影响. 高美云,刘兴国,曾宪磊,陆诗敏. 2018

[4]流沙湾表层沉积物中碳、氮、磷的分布特征和污染评价. 罗昭林,朱长波,郭永坚,粟丽,李俊伟,区又君. 2014

[5]关于风化花岗岩荒山产沙量的计算. 木本秋津,内田太郎,水山高久,李昌华. 2000

[6]铁岭市黑土区生态建设经验概述. 戈素芬,何玉. 2008

[7]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地理环境分析与防治对策. 李晓华,李铁军,张俊生,邹桂霞,杨秀荣. 2000

[8]利用TM卫片进行水土流失动态研究与监测. 黄毅,姜尚方. 1998

[9]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探索. 郑国相. 2000

[10]浅谈朝阳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甘作勋,孙守学,刘海英. 2008

[11]利用任意三角形平面要素预测水土流失量. 王丽,党福江. 2003

[12]贵州坡耕地可持续管理研究. 朱青,王兆骞,尹迪信. 2007

[13]黔中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坡面防护技术研究. 夏锦慧,邓英,陈明华,肖厚军,蒋太明. 2004

[14]贵州水土保持研究现状及展望. 罗龙皂,范成五,李渝,秦松. 2012

[15]坡耕地经济植物篱建设技术. 秦松,夏锦慧,邓英,李杰. 2004

[16]耕作措施与氮肥对黑土流失及氮损失的影响. 宿敏敏,王晓军,高洪生. 2017

[17]建议水土流失补偿费改税. 党福江,蒋春光. 2009

[18]风电场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及治理措施. 于博,何秋艳,李凤鸣. 2011

[19]发展猕猴桃生产 促进福建水土保持. 张秋芳,邓启明,林琼,杨杰. 1998

[20]贵州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研究. 朱青,王兆骞,尹迪信.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