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野生金针菇菌种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连荣

作者: 冯连荣;张妍;赵鑫闻;宋立志;梁德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金针菇;菌种分离;ITS序列;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088-10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给野生食用菌开发利用提供候选菌种资源,以采自杨树树桩上的野生大型真菌JC423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鉴定、出菇试验、ITS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明确其分离地位。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pH值和温度对JC423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集的野生食用菌依据子实体形态初步鉴定为金针菇。ITS序列分析获得773 bp目的片段;BLAST序列比对显示,目的片段与Flammulina filiformis strain F007相似性最高,为99.34%;下载部分相似性序列,用MEGA 7.0构建进化树,JC423与序列号为MN337400.1的F.filiformis strain F007聚为一支,结合形态学特征将JC423鉴定为金针菇。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JC423菌丝生长适宜碳源为果糖,适宜氮源为蛋白胨,适宜pH值范围为9~10,适宜生长温度为25℃,无机盐和维生素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该研究明确了野生金针菇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和条件,研究结果可以为金针菇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分类号: S646.15

  • 相关文献

[1]芦笋紫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和药剂筛选研究. 曾蓉,陆金萍,陈文俊,宋荣浩,童蕴慧,戴富明. 2011

[2]金针菇研究概况. 于荣利,秦旭升,宋凤菊. 2004

[3]金针菇软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蔡为明,方菊莲,范雷法,魏海红. 1993

[4]工厂化北冬虫夏草菌种分离试验. 薛变丽,刘勇男,杨杰,孟俊龙,常明昌,程红艳. 2013

[5]杨树口蘑菌种分离和驯化. 孟庆国,池景良,朱巍巍. 2021

[6]普通小麦rDNA的ITS区及其基因组起源. 钱锦,孙毅,段永红. 2009

[7]中国榕属榕亚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初探. 赵南先,郝刚,陈贻竹. 2009

[8]杨梅枝条枯萎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 王一光,林羽,陈方永,杨小平. 2014

[9]基于ITS条形码序列的枸杞属植物鉴定. 石志刚,万如,李彦龙,王亚军. 2016

[10]昆明葡萄酒相关酵母菌的分离与鉴定. 刘小珍,张汉尧. 2014

[11]利用rDNA ITS序列对新疆桃和普通桃亲缘关系的分析. 姜生秀,兰海燕,廖明康. 2013

[12]鸭茅香柱菌形态学、生理学及系统发育研究. 王正凤,李秀璋,李春杰. 2016

[13]基于ITS条形码序列早期筛选枸杞种内杂交种. 石志刚,马婷慧,万如,李彦龙,王亚军. 2017

[14]基于ITS条形码序列对枸杞杂交种的早期鉴定. 石志刚,万如,李彦龙,王亚军. 2016

[15]基于ITS和trnL-trnF序列的草木樨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狄红艳,骆凯,张吉宇,段珍,霍雅馨,王彦荣. 2014

[16]基于ITS序列的百合属野生资源与栽培品种亲缘关系评价. 刘一心,杜运鹏,崔凯峰,田翠杰,Mohammad Sayyar Khan,武小钢,杨秀云,张秀海. 2019

[17]一株白桩菇属野生食用菌菌种分离鉴定与培养. 刘晓婷,孙国琴,李亚娇,王淑妍,郭九峰. 2017

[18]芽胞杆菌种类脂肪酸鉴定与分子鉴定方法的比较. 刘国红,林营志,刘波,林乃铨. 2012

[19]促兔眼蓝莓生长菌根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赵磊,刘伟,傅翔,单晓笛,张书祥,蒋光月,黄蓓. 2017

[20]基于ITS和cpDNA序列的梭梭和白梭梭物种分化. 孙芳芳,聂迎彬,马松梅,魏博,吉万全.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