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热平衡法测定玉米/大豆间作群体内作物的蒸腾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阳

作者: 高阳;段爱旺;邱新强;张俊鹏;孙景生;王和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蒸腾;茎流;热平衡法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0 年 21 卷 05 期

页码: 1283-12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基于热平衡法的茎流计测定玉米/大豆条带间作群体内作物的蒸腾规律.结果表明:间作群体内,玉米和大豆植株的茎流速率在晴天呈单峰曲线,在阴天则呈多峰曲线.植株的茎流受多个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太阳辐射是影响植株茎流最主要的气象因子.玉米和大豆的单株日茎流量与多个气象因子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茎流观测期内(2008年6月1—30日),间作群体内玉米植株的日均蒸腾量(1.44mm.d-1)为大豆(0.79mm.d-1)的1.8倍,玉米和大豆植株的蒸腾量分别占间作群体总蒸腾量的64%和36%.考虑到作物的茎直径和叶面积的空间变异,安装一定数量的茎流探头对于准确测定植株茎流是十分必要的.

分类号: S513`S565.1

  • 相关文献

[1]宁夏中部干旱带人工柠条茎流及蒸腾特征研究. 余峰,陈林,王峰,刘华,杜建民,郭永忠,李浩霞. 2011

[2]基于热平衡法检测植物茎流传感器的标定. 刘安,刘旭,黄岚,文星,师玉玲. 2010

[3]玉米/大豆间作提高农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安颖蔚,史书强,冯良山,张鹏. 2016

[4]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减量施氮对系统产量的影响. 牛建彪,陈光荣,樊廷录,王立明,杨如萍,董博,张国宏,杨桂芳,温健,南琴霞. 2017

[5]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组成的影响. 高阳,段爱旺,刘祖贵,孙景生,陈金平,王和洲. 2009

[6]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作物生物量积累模型. 高阳,段爱旺,邱新强,张俊鹏,陈金平. 2010

[7]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根瘤菌与氮肥互作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小红,王同华,王利群,杨汉民. 2011

[8]间作条件下秸秆覆盖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黄国勤,赵其国. 2014

[9]秸秆覆盖和根系互作对间作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卞新民,黄国勤,赵其国. 2013

[10]大豆品种及品种混合与玉米间作对玉米/大豆间作生产力的影响. 赵建华,李春杰,孙建好,李伟绮,吴科生,陈亮之,杨新强,郑浩飞. 2024

[11]负水头灌溉对温室番茄植株蒸腾规律的影响. 张伟娟,李邵,胡跃高. 2010

[12]日光温室负压自动灌溉下番茄蒸腾规律研究. 李邵,耿伟,薛绪掌,郭文善. 2008

[13]遮光、密闭环境对番茄植株蒸腾的影响. 李霞,王国栋,薛绪掌,解迎革,李邵,陈菲. 2009

[14]不同苹果树形的冠层特征与树体茎流分析. 石海强,秦立者,杜纪壮,尼群周,徐国良,俎文芳. 2010

[15]日光温室条件下番茄植株蒸腾规律研究. 彭致功,杨培岭,段爱旺,何晖,吴海卿. 2004

[16]初果期矮化中间砧‘红富士’苹果生长期茎流变化规律初报. 秦立者,石海强,杜纪壮,徐国良,尼群周,俎文芳. 2011

[17]花期干旱和灌溉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流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杨勤,何文铸,柯国华. 2009

[18]百合生长期茎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贾文杰,马璐琳,丁鲲,崔光芬,吴丽芳,王祥宁,王继华. 2012

[19]温室条件下黄瓜生长发育及茎流变化规律研究. 张红梅,余纪柱,金海军. 2005

[20]高灵敏度热电偶在托里阿魏叶片的蒸腾流和蒸腾降温测定中的应用. 张萍,郝秀英,于瑞凤,周红梅,朱建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