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控和埋置褪黑激素促进绒山羊长绒的皮肤毛囊差异表达基因网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勿都巴拉
作者: 勿都巴拉;刘斌;郭俊;阿云嘎;杨军;乌日格希拉图;李金泉;李玉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绒山羊;光控增绒;褪黑激素;差异表达基因;网络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2017 年 09 期
页码: 45-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光控增绒和埋置褪黑激素促进绒山羊在非产绒季节(5—8月份)长绒的皮肤毛囊差异表达基因之间的互作关系,并筛选出皮肤毛囊发育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以Agilent绵羊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杂交获得的光控增绒羊皮肤差异表达的99个基因及埋置褪黑激素绒山羊皮肤差异表达的83个基因作为研究对象,结合NCBI数据库,利用RStudio程序包和Cytoscape 3.3.0构建差异基因网络并分析。光控增绒试验组差异基因构建了1个主网络和4个小网络;对照组差异基因构建了1个主网络和5个小网络。与表达量结合分析基因网络发现,K25、KAP16-2基因上调促进ISG17、RSRP1、GIMAP1和CYTIP基因的下调,间接促进TNFAIP6基因的下调;CYP17A1、V15和K2-12(K85)基因的上调促进ddit3基因的下调;KAP16-3基因促进CYP17A1基因的同时抑制CYP1A1基因。埋置褪黑激素试验组差异基因构建了2个主网络和7个小网络,对照组差异基因构建了3个主网络和1个小网络。与表达量结合分析基因网络发现,CTNNB1基因的上调促进COL3A1基因的下调;FLT-1基因的上调促进CGA基因的上调和COL1A2基因的下调;PAX6基因的上调促进DOK4基因的上调和LOC101110099基因的下调;P450基因的上调促进BLG基因的下调。光控增绒羊皮肤中筛选出来的基因中角蛋白、角蛋白关联蛋白、CYP17A1、SP-D等23个显著上调基因和CYP1A1、COL6A5、LOC100101238、ddit3等13个显著下调基因对光控增绒羊皮肤毛囊提前进入兴盛期有重要作用;埋置褪黑激素的绒山羊皮肤中筛选出来的基因中CTNNB1、PAX6、DOK4、LOC105602529等13个显著上调基因和酪蛋白家族、胶原蛋白类、LOC101110099等12个显著下调基因之间的信号传导增强,从而促进绒山羊绒毛进入兴盛期。
分类号: S827
- 相关文献
[1]基于RNA-Seq分析褪黑激素对绒山羊皮肤基因表达的影响. 丽春,付绍印,王建蒙,王位. 2018
[2]光控和褪黑激素埋植对藏西北绒山羊生长和产绒性能的影响. 德吉,旦巴,吴玉江,巴贵,次仁德吉,扎西次仁,罗布确,巴多,罗布占堆,索朗达. 2019
[3]外源褪黑激素促进绒山羊皮肤毛囊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刘斌,杨军,阿云嘎,乌日格希拉图,那顺其木格,郝巴雅斯胡良,赵存发,李玉荣. 2016
[4]光照和埋植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绒山羊氮分配和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王林枫,卢德勋,孙海洲,赵秀英,珊丹. 2006
[5]光照和埋植褪黑激素对非生绒期内蒙古白绒山羊体成分的影响及应用. 王林枫,卢德勋,孙海洲,珊丹,赵秀英. 2005
[6]褪黑激素影响绒山羊毛囊生长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德吉,丹增,卓玛央宗,巴贵,阿旺措吉,次仁德吉,边巴卓玛,索朗达. 2021
[7]影响绒山羊绒毛生长的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魏云霞. 2005
[8]光照和褪黑激素在动物营养分配中的应用. 王林枫,卢德勋,孙海洲,珊丹,赵秀英. 2005
[9]光照和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绒山羊氮分配和产绒性能的影响. 王林枫,卢德勋,孙海洲,赵秀英,珊丹. 2006
[10]外源褪黑激素对罕山白绒山羊绒毛生长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的影响. 丽春,李金泉,张文广,王思珍,王国富,高树新,付绍印. 2019
[11]内蒙古阿尔巴斯型绒山羊光控增绒效果分析. 吴丽媛,刘斌,辛雷勇,乌亚罕,郭庆兰,布日古德,阿嘎如,希吉尔,郝巴雅斯胡良,赵存发. 2018
[12]绒山羊皮肤毛囊兴盛前期组织形态、chi-miR-107-3p与RHBDF2基因表达分析. 王立忠,吴铁成,马跃军,李玉荣,乌亚罕,何托雅,赵生国,刘斌. 2021
[13]1985~1986年长江口生态系统能流网络分析. 张效嘉,线薇微. 2016
[14]青海湖微生物群落的共生模式. 石晴,韩睿,邢江娃,李永臻,沈国平,永胜,朱德锐. 2019
[15]烟草青枯病发病土壤理化性状及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樊俊,谭军,王瑞,邓建强,张继光,徐大兵,施河丽,向必坤. 2021
[16]长期不同磷肥施用量对砂姜黑土真菌多样性、群落组成和种间关系的影响. 马垒,赵文慧,郭志彬,王道中,赵炳梓. 2019
[17]滨海盐碱地苜蓿-小黑麦轮作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网络结构的影响. 张京磊,王国良,吴波,贾春林,张进红,周圆,马冰. 2024
[18]大白猪和通城猪全基因组选择性清扫分析. 李秀领,杨松柏,唐中林,李奎,刘榜,樊斌. 2012
[19]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真菌群落、酶活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马垒,李燕,魏建林,李子双,周晓琳,郑福丽,吴小宾,王利,刘兆辉,谭德水. 2022
[20]连续施用化肥及秸秆还田对潮土酶活性、细菌群落和分子生态网络的影响. 马垒,李燕,魏建林,周晓琳,李子双,李国生,吴小宾,刘兆辉,谭德水.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QTL-Seq的水稻籽粒蛋白含量性状的QTL定位
作者:林添资;孙立亭;景德道;余波;曾生元;李闯;钱华飞;杜灿灿;胡庆峰;杨军;周义文;巫章平;龚红兵
关键词:水稻;食味品质;稻米蛋白质含量;QTL定位
-
红带滑胸针蓟马(缨翅目:蓟马科)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分析
作者:毛加梅;李佳瑾;王自然;郭俊;张宏瑞
关键词:红带滑胸针蓟马;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
-
花生籽仁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作者:赵星;张嘉楠;张一鸣;金欣欣;苏俏;宋亚辉;李玉荣;王瑾
关键词:花生籽仁;蔗糖含量;HPLC-RID;近红外预测模型
-
冀花系列高油酸花生抗旱性鉴定与综合评价
作者:金欣欣;宋亚辉;苏俏;杨永庆;李玉荣;王瑾
关键词:高油酸;花生;抗旱性;综合评价
-
福建省再生稻生产:举措、挑战与应对策略
作者:杨军;阮妙鸿
关键词:福建省;再生稻;粮食安全供给;农业强国建设
-
不同轮作模式对豇豆根腐病、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作者:许婧霞;李金泉;周勇;周义权;陈伟;李奎;易菊平;焦忠久;矫正彪;唐霞珍;胡洪涛;杨亚珍
关键词:豇豆根腐病;小麦轮作;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微生物多样性
-
牛油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作者:毛加梅;黄建;付小猛;杨虹霞;郭俊;王自然;岳建强
关键词:鳄梨;害虫;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