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应用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效益显著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泽宇
作者: 李泽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化剂;引进;农作物;增产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05 年 02 期
页码: 32
摘要: 俄罗斯农业化控新技术—生物表面活化剂是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1992年引入的俄罗斯国家级高新技术成果。试验证明,该项技术作用功能齐全,具有广谱性和高产性,增强农作物抗逆性,促早熟,尤其在寒冷地区应用可提高有效积温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产量,效益显著。在水稻上应用比对照增产13郾5%,大豆增产11郾3%,玉米增产11郾8%,小麦增产10郾6%。该项技术引进后,经研究、消化、吸收、创新,已形成系列化产品应用于生产。
分类号: S482.8
- 相关文献
[1]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的引进和利用. 徐文霞. 1999
[2]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陈玉萍. 2004
[3]涂层尿素对主要作物增产效果的研究. 李友宏,王芳,罗代雄,虎希柏,边淑华. 2000
[4]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啤酒大麦的生理效应. 李艳杰. 2006
[5]W-HE生物表面活化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李艳杰. 2003
[6]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在大麦上的应用效果. 李泽宇. 2005
[7]包衣型生物表面活化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李艳杰. 2007
[8]小麦应用包衣型生物表面活化剂对其生育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宝华. 2003
[9]赤峰市脱毒马铃薯种薯引进与筛选试验. 张晓梅,王秀芝,孟令强,曲宝茹. 2013
[10]新蚕区桑蚕新品种引进与应用思考. 王殿平,麻继强,杨胜特,岳宣,覃金古. 2008
[11]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人才引进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金钊. 2017
[12]紫心甘薯品种(系)的引进比较试验. 宋吉轩,李云,雷尊国,李丽. 2013
[13]因地制宜发展贵州优质蛋白玉米生产. 潘敏娜,郑常祥. 2006
[14]贵州引进稻种资源的评价、保存与利用. 朱玉琴,阮仁超,陈惠查,游俊梅,向明. 2007
[15]引进甘薯新品种的鉴定筛选. 宋吉轩,丁海兵,彭慧元,李云,雷尊国. 2011
[16]贺州市引进番茄优良新品种对比试验. 于分弟,梁聪耀,陈职,胥宇建. 2014
[17]砂姜黑土区优质强筋抗逆稳产小麦品种引进及评价利用. 郭春强,曹燕燕,罗鹏,葛昌斌,黄杰,黄全民. 2014
[18]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适应性筛选. 彭慧元,赵旭剑,雷尊国,李其义. 2014
[19]引进甘蔗品种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萌芽出苗表现. 何红,朱秋珍,王维赞,梁阗,谢金兰,刘晓燕. 2010
[20]重视人才引进培养使用 促进科研持续强劲发展. 谢裕林,张丽,刘敬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原鸡DMRT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与进化分析
作者:李泽宇;李国辉;靳锴;孙红艳;李碧春
关键词:原鸡;DMRT1基因;密码子偏好性;遗传进化;碱基突变
-
宿主蛋白SPCS1通过外泌体途径介导BVDV复制的研究
作者:张成远;魏玉荣;陈俊贞;杨莉;李泽宇;李紫仟;付强;史慧君
关键词:信号肽酶复合体亚基1 (SPCS1);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外泌体
-
大豆GmFtsH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金勋;杨柳;潘红丽;芮海英;王丽娜;李娜;李泽宇
关键词:大豆;FtsH;逆境胁迫;表达分析
-
NaHCO3胁迫对工业大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车野;郭丽;王明泽;李泽宇;张玲;姜泽宇;接思源
关键词:工业大麻;NaHCO3胁迫;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
我国工业大麻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车野;郭丽;王明泽;李泽宇;张玲;姜泽宇;接思源
关键词:工业大麻;生产现状;商品价值
-
大兴安岭北方森林凋落物真菌及其抗菌化合物
作者:张哲栋;梁晶;李泽宇;高思禹;邱天艺;单体江;徐利剑
关键词:大兴安岭;凋落物;真菌;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化合物分离
-
抗线虫大豆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多重分析
作者:周长军;田中艳;李建英;吴耀坤;于吉东;马兰;李泽宇
关键词: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