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干尖线虫生殖方式、生活史及温度对其存活能力的影响及其在水稻中的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家廉

作者: 谢家廉;杨芳;徐幸;王步云;彭云良;姬红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线虫;水稻干尖线虫;孤雌生殖;极端温度;存活率;分布;介质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22 年 03 期

页码: 816-8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近年我国水稻主产区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并为寻找新的水稻干尖线虫病害防控方法,通过在胡萝卜愈伤组织、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和水稻中培养水稻干尖线虫的方法对其生殖方式、生活史和温度对其存活能力的影响及其在水稻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2个水稻干尖线虫种群中,只有G8-315种群可孤雌生殖;在25℃下,水稻干尖线虫在胡萝卜愈伤组织和灰葡萄孢菌上生活史均约为12 d,在水稻苗上生活史约为11 d;-20℃以下低温或42℃以上高温处理12 h,在清水、胡萝卜愈伤组织和灰葡萄孢菌中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显著下降,处理72 h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为0;带虫干燥谷粒在-80、-20和4℃低温保存6个月后,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显著低于25℃(对照),其中-80℃保存的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为0;56、70和80℃高温处理12 h后,2个水稻品种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显著下降,80℃处理16 h后2个水稻品种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为0;水稻幼苗各部位均可检测出水稻干尖线虫,其中假茎部位水稻干尖线虫数量最多,此外多数谷粒不携带水稻干尖线虫,携带线虫的谷粒呈无规则随机分布。

分类号: S435.111.48

  • 相关文献

[1]水稻干尖线虫生殖方式、生活史及温度对其存活能力的. 谢家廉,杨芳,徐幸,王步云,彭云良,姬红丽. 2022

[2]四川柑桔园线虫种类调查初报. 朱伟生,陈荟,兰晓瑜,胡凯基,杨宝君,王秋丽. 1991

[3]广西甘蔗线虫种类及分布. 黄诚华,商显坤,潘雪红,黄冬发,王伯辉. 2012

[4]柑桔线虫抗性主基因座Tyr1的特异标记开发与遗传作图改进(英文). 向旭,邓占鳌,郑启发,陈存贤,Frederick G.Gmitter Jr. 2009

[5]极端温度对籼粳稻苗期光合特性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冯世座,刘合芹. 2012

[6]热激因子TaHSF3克隆及其极端温度下表达特点. 张双喜,陈延,樊明,李红霞,裘敏,刘旺清,方亮,徐兆师,马有志,魏亦勤. 2017

[7]ENSO事件对山东苹果生产的影响Ⅱ:不同ENSO年型下农业气象灾害变化及对苹果产量的影响. 崔成,刘园,刘布春,孙彦坤,杨凡,张晓男,刘珊珊,朱永昶,贺金娜. 2023

[8]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概述. 马士能,平新亮,王燕斌. 2008

[9]不同参数组合超声波预处理对切花月季‘萨蔓莎’保鲜效果的影响. 贺文婷,郭维明,宁世华. 2013

[10]噻唑膦在不同介质不同pH条件下热贮稳定性. 袁会珠,闫晓静,杨代斌. 2017

[11]三种孵化介质对黄喉拟水龟卵孵化期、孵化成功率和孵出幼体特征的影响. 郭捡红,赵伟华,魏成清,朱新平. 2009

[12]葡萄硬枝冬季贮藏方法优化. 钱东南,金欢淳,陈春,程建徽,房经贵. 2021

[13]江苏省水稻“小穗头”发生原因和防治技术研究. 汪智渊,杨红福,吉沐祥. 2006

[14]水稻干尖线虫对水稻剑叶的危害及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汪智渊,陆菲,杨红福,刘杰,吴鸣虹. 2016

[15]恶线清浸种防治水稻“小穗头”技术. 杨红福,汪智渊,吉沐祥. 2006

[16]几种农药对水稻干尖线虫的毒力测定及田间控制作用. 姚克兵,庄义庆,杨红福,束兆林,于居龙,费子华,张建华,陈源. 2016

[17]水稻干尖线虫不同接种方式对稻株发病率的影响及防治技术. 谢春芹,陈啸寅,潘以楼,杨鹤同,朱桂梅,石晶晶. 2009

[18]水稻干尖线虫14-3-3(Ab-14-3-3-a)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魏利辉,冯辉,张金凤,陈曦,杨红福,姚克兵. 2018

[19]水稻感染干尖线虫后植株表型特征及减损分析. 王宏宝,董青君,毛佳,宛宁,杜小凤,章安康. 2022

[20]谷氧还蛋白(AbGrx-1)对水稻干尖线虫在氧化胁迫下的保护作用. 冯辉,范亚磊,张金凤,朱红利,魏利辉.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