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B、C、D基因型AAV-HBV小鼠模型构建与病毒学特征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晓文
作者: 郑晓文;冯成千;李华鹏;刘土花;古国铭;康桦华;徐志宏;胡凤玉;李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AAV-HBV;B、C基因型
期刊名称: 热带医学杂志
ISSN: 1672-3619
年卷期: 2020 年 03 期
页码: 297-302+308
摘要: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B、C基因型中国流行株腺相关病毒介导的乙肝病毒(AAV-HBV)小鼠模型,并研究其病毒学变化特征。方法以B、C基因型HBV流行株序列为基础,并参照常用D基因型病毒序列,分别构建出携带1.3×基因组的腺相关病毒载体质粒:p AAV-HBV1.3×(B)、pAAV-HBV1.3×(C)和pAAV-HBV1.3×(D)。通过三质粒共转染方法在293细胞中包装成三种成熟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HBV 1.3(B)、rAAV-HBV 1.3(C)与rAAV-HBV1.3(D)。C57BL/J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的AAV-HBV病毒载体,在注射后不同时间点,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HBsAg和HBeAg表达水平,用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HBV DNA拷贝数。结果新构建B、C基因型两株病毒有更高HBsAg表达水平,B基因型小鼠血清中HBsAg检测值(均值)波动在957.67~2 590.04 IU/mL,C基因型小鼠血清HBsAg波动在725.21~3 195.16 IU/mL,D基因型小鼠血清HBsAg波动在153.4~531.8 IU/mL。B基因型小鼠血清中,HBsAg与HBV DNA比值最高,D基因型最低。新构建B、C基因型两株病毒表现出与常用D基因型病毒不同的血清动力学特征。B、C基因型小鼠的HBsAg和HBV DNA可在1周内快速达到较高水平,并维持稳定,在第3~4周表现出波动下降,随后表达水平回升。D基因型小鼠HBsAg在10 d内达到峰值,然后不断降低,HBV DNA在第3~4周也有明显波动。B、C、D三种基因型HBeAg在第1周较低,在两周达到峰值,并保持稳定。结论基于我国流行B、C基因型序列,成功建立了两株AAV-HBV小鼠模型,为研究B、C基因型病毒提供了新工具。
分类号: R512.62`R-332
- 相关文献
[1]miRNA-146a对乙型肝炎病毒生活周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赵敏,张祯祯,刘泉波. 2017
[2]8868口服液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某些指标的影响. 喻森山,安京亚,高汉民. 1993
[3]核苷类似物防治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儿童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临床分析. 马玉兰,许红梅. 2020
[4]Linc00238在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中的调控作用. 黄琴,张祯祯,刘泉波. 2018
[5]乙肝病毒包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徐雪荣,郭建军. 2013
[6]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的筛选. 张玉强,郑超,杨赟,刘敏,徐麟,符小发. 2013
[7]猪类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测及其S和C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姜中毅,兰喜,李志勇,杨斌,张韵,李学瑞,李宝玉,殷相平,柳纪省. 2009
[8]乙肝病毒基因组克隆及其线性分子侵染力研究. 孙建光,高俊莲,Zarnekow M.,Schaefer S.. 2006
[9]一株乙肝病毒的基因组克隆及系统学分析. 孙建光,高俊莲,Zarnekow M.,Schaefer S.. 2006
[10]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评价用实验动物模型现状. 张亚兰,袁维峰,史利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StGID1基因调控马铃薯植株高度、直径和叶绿素含量
作者:李华鹏;彭小荷;梁晓;唐铭霞;王克秀;胡建军
关键词:马铃薯;StGID1;系统进化分析;赤霉素调控路径
-
早熟优质李新品种吉早丰的选育
作者:陈蕾;刘翠兰;崔龙;王雪松;李锋;姜佳良;张艳波
关键词:李;新品种;吉早丰;早熟;优质
-
彭州山区马铃薯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作者:彭小荷;梁晓;沈学善;李华鹏
关键词:彭州山区;马铃薯;品种比较;产量;商品薯率
-
枸杞蛀果蛾趋光特性及其种群动态
作者:李锋;刘亚佳;刘晓丽;马超;仲崇山;刘传敬
关键词:枸杞蛀果蛾;成虫;光源;诱捕量
-
枸杞负泥虫幼虫龄数、蜕皮过程及其蜕皮壳观察
作者:李锋;刘亚佳;刘晓丽;张铃雅;咸金梅;马超;刘传敬
关键词:叶甲科;枸杞负泥虫;幼虫龄数;蜕皮
-
肉品保鲜包装材料与新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张乾坤;康桦华;刘梦竹;涂杜;徐志宏
关键词:肉品保鲜;包装材料;包装技术;货架期
-
财政科研项目结题审计智能模式构想-基于ABCD四公司的调研结果
作者:李锋
关键词:人工智能;财政;科研项目;结题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