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类作物对蚜虫抗性机制及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晓蓓

作者: 刘晓蓓;张勇;陈巨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麦类作物;麦蚜;抗蚜鉴定;抗性基因与遗传;抗性机理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3 年 49 卷 005 期

页码: 181-1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麦蚜虫是小麦上的重大害虫,严重威胁小麦产量和粮食安全.种植抗虫品种为最经济有效的麦蚜防控措施之一,充分了解小麦品种对蚜虫的抗性及其机制是培育与利用抗性品种的基础.本文对近10年来小麦抗蚜品种的鉴定筛选、抗蚜机理、抗蚜基因与抗性遗传,以及转基因抗蚜小麦创制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今后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深入研究小麦对蚜虫抗性机制,促进抗虫小麦改良,并为抗虫品种在麦蚜绿色防控中应用提供参考.

分类号: S435.122.2

  • 相关文献

[1]接种蚜虫后不同烟草品种茉莉酸含量变化研究. 孙计平,陈飞,李雪君,孙焕,李旭辉. 2021

[2]转外源凝集素基因棉花对棉蚜的抗性鉴定. 肖松华,刘剑光,吴巧娟,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柏立新. 2005

[3]转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棉花对棉蚜的抗性鉴定. 肖松华,吴巧娟,刘剑光,柏立新,束春娥,肖留斌. 2006

[4]1996年《麦类文摘》收录文献的统计分析. 朱云香,段韶芬,徐丽敏. 1997

[5]麦类作物体细胞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林小虎,李兴锋,王黎明,陆文辉,王洪刚. 2005

[6]ICARDA麦类作物抗虫育种. 蔡义忠. 1993

[7]麦类赤霉病研究进展. 喻大昭. 2009

[8]新疆麦类蚜虫的种类和识别. 杨海峰,马祁. 2003

[9]中国大麦黄矮病毒及BYDV-GAV株系研究进展. 乔世英,闫佳会,郭青云. 2020

[10]西藏麦类作物对恶性杂草白茅抑制作用分析. 赵远,陈新兰,央金,雷雪萍,姚小波. 2023

[11]麦二叉蚜传播体内传毒相关蛋白基因体外表达及抗血清的制备. 王锡锋,周广和. 2006

[12]应用体外消化法评定不同生育期麦类作物营养价值. 王莉,宋天增,Michael Friend,John Wilkins,John Piltz. 2015

[13]麦类作物蓝粒性状遗传与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李红艳,姚晓华,姚有华,李新,吴昆仑. 2024

[14]基因组时代-麦类基因组学研究现状及趋势. 葸玮,郝晨阳,李甜,刘云川,焦成智,王化俊,张学勇. 2022

[15]西藏冬小麦、春青稞肥料最佳施用比例研究与示范. 曾兴权,颜士华. 2000

[16]乙基黄原酸钠对麦类催熟的效应及对物质运转的影响. 史先鹏,张承烈,朱蕙菁,刘俊珍. 1977

[17]新疆啤酒大麦生产的现状与对策. 李培玲,俞天胜,曹连莆,艾尼瓦尔,齐军仓. 2003

[18]重要麦类作物表达序列标签(EST)计划研究进展. 高兰英,马庆,张增艳. 2009

[19]氮肥供应对麦类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海泽,刘志萍,巴图,马宇,吕二锁,郭呈宇,王文迪,李建波,徐寿军. 2021

[20]麦类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尼玛扎西,达娃卓玛,金涛,张亚生.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