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地膜覆盖——大豆稀、少、覆栽培法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亚超
作者: 梁亚超;于桂霞;于朝贵;何福玉;邱振英;王中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地膜覆盖;大豆;增产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1988 年 02 期
页码: 139-144
摘要: 我所于1985—1986年在所内外开展了大豆地膜覆盖试验——大豆稀、少、覆栽培法的研究工作。试验分为地膜覆盖和露地直播(对照,参考对照)密植栽培三个处理,供试品种为密枝1号和嫩丰11,三次重复,随机排列。研究结果表明,覆盖栽培,由于提高地温,(0—25cm平均地温比直播增温1.56—3.04℃)提前成熟9—14天。覆膜保墒节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生育期水分生产效率比对照增加53.1—75.0%,对抗御干旱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覆膜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有利于养分分解,苗期的碱解氮、速效磷分别比直播增加50.0%和14.9%。为大豆生长发育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协调大豆生长发育环境中的热量、水分、养分、气体的组合,这些综合因素作用,使大豆生长发育沿着最佳的生物轨道运转。经济产量每公顷达到2630.8—4317.0kg,比露地直播增产62.4—72.7%。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新疆棉花生产膜下滴灌技术应用研究. 徐敏,韩晓军,王子胜. 2005
[2]旱地谷子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王海林,张桂英,张素珍. 2000
[3]植物保健剂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宗标,王幸,徐泽俊,齐玉军. 2013
[4]抗旱种衣剂对大豆抗旱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李玉中,钟秀丽,李天华. 2007
[5]植物性蛋白粉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家军. 2007
[6]高产大豆钾素需求特性的研究. 谢佳贵,王立春,代洪波,侯云鹏,唐季秋,尹彩侠,张国辉,于雷. 2008
[7]大豆大面积稳定均衡增产综合技术体系探讨. 闫晓艳,邱强,石一鸣. 2005
[8]矿物肥料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家军. 2007
[9]谷豆覆膜条带种植技术及其光合水分变化研究. 郭志利,孙常青,卢成达. 2009
[10]地膜覆盖春大豆增产效应研究. 任冬莲,刘学义,王瑞. 2006
[11]西北旱作大豆田不同地膜覆盖模式保墒增温增产效应研究. 陈其鲜,王本辉,刘路平,周德录,韩天富,吴存祥. 2016
[12]种衣剂与地膜覆盖对盐碱地大豆增产的协同效应. 贺亭亭,孙果丽,薛晨晨,何苏南,朱小梅,董静,王凯,张振华,邢锦城. 2024
[13]玉米栽培密度问题初探. 王宇菲,李平,付景昌. 2008
[14]多功能生物型花生专用肥肥效试验研究. 董淑凤,聂燕,姜言训. 1999
[15]信都红籽瓜重茬瓜田防病稳产技术研究. 柳唐镜,汪李平,吴素萍. 2006
[16]谷子异地换种可增产的调查研究. 吴慧萍. 2015
[17]赤峰市玉米增密防倒伏增产技术途径. 慈艳华,孟繁盛,郑伟,张丽妍,边丽梅,郝春雷,杨艳梅,孙军玲. 2010
[18]小麦后期肥药混喷技术研究. 秦德荣,王龙,李筠,任立凯. 2006
[19]套作大麦增产原因的GM分析. 沈明星. 1994
[20]水稻沟台栽培技术的增产效应研究. 甄英肖,扈传禹.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寒地环境对高蛋白大豆品种蛋白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敬涛;盖志佳;蔡丽君;刘婧婍;杜佳兴;赵桂范;王金华;徐高云;于桂霞;于熙红
关键词:高蛋白大豆;环境;蛋白含量;产量
-
齐齐哈尔市2006年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作者:张向东;于朝贵;马波
关键词:稻瘟病;原因;防治对策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豆田间酵素菌肥效试验
作者:张向东;闫路海;陈申宽;孙赫君;于朝贵;周传余
关键词:大豆;酵素菌肥;肥效试验
-
春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比较研究
作者:刘玉涛;邱振英;王宇先;赵世宽;张树权;连永利;于桂霞;于海林;臧晓霞
关键词:春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
-
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及形态特征研究
作者:刘玉涛;徐兆飞;王宇先;邱振英;赵世宽;张树权;连永利;孙晓波;郭巍
关键词:抗旱性;形态特征;玉米杂交种
-
黑龙江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于海林;龚振平;于桂霞;赵世宽
关键词:花生;生产现状;发展对策
-
寒地花生大垄机械化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王宇先;刘玉涛;赵士宽;邱振英;杨延明;王连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