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弃耕降低红壤稻田土壤磷库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龚梦瑶
作者: 龚梦瑶;李巧云;陈安磊;葛体达;李宇虹;秦红灵;马国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壤稻田;弃耕;土壤全磷;磷素组分;损失途径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2 年 28 卷 008 期
页码: 1398-14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施用磷肥会显著提升土壤磷的活性,弃耕不仅导致土地资源浪费还会带来环境风险.探讨弃耕后稻田土壤全磷、各磷素组分的变化规律及趋势,为弃耕土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红壤稻田弃耕长期定位试验于2007-2014年在湖南桃源进行,弃耕前(1991-2006年)为双季稻定位试验,包括不施肥对照(CK)、施氮钾(NK)和氮磷钾(NPK)化肥3个处理.分析了弃耕前后(2006和2014年)土壤全磷、速效磷(Olsen-P)、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及各个磷组分(Hedley法)含量.[结果]弃耕8年后,土壤全磷较弃耕初期下降了 19.3~160.8 mg/kg,Olsen-P 下降了 0.7~14.1 mg/kg,下降幅度分别为 5.4%~23.4%和 11.0%~45.4%,其中NPK处理的全磷和Olsen-P分别显著下降了 23.4%和45.4%(P<0.05).Hedley-P分级结果表明,弃耕前、后稻田土壤各磷组分的含量高低均为 Residual-P>NaOH-Po>NaOH-Pi>Sonic-Pi>NaHCO3-Po>HCl-P>Sonic-Po>NaHCO3-Pi>Resin-P.除Resin-P和Sonic-Po外,NPK处理土壤的其它磷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CK和NK处理(P<0.05),而NK和CK处理间多数磷组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从磷组分的活性来看,稳定态磷含量(Residual-P)弃耕后基本不变;活性磷(Resin-P、NaHCO3-Pi 和 NaHCO3-Po)、中活性磷(NaOH-Pi、NaOH-Po、Sonic-Pi、Sonic-Po)和低活性磷(HCl-P)含量在弃耕后都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中活性磷,含量下降了10.0~100.8 mg/kg,贡献了磷下降总量的51.7%~78.6%;其次为活性磷,下降了 2.8~29.1 mg/kg,贡献了磷下降总量的14.5%~18.1%.中活性磷含量的下降主要源于无机态磷(NaOH-Pi和Sonic-Pi)的显著降低,而只有NPK处理的有机态磷(NaOH-P.和Sonic-Po)下降达到显著水平(P<0.05).MBP含量较为稳定,维持在15.1~16.7 mg/kg,CK和NK处理的土壤MBP是Olsen-P的3倍左右.弃耕后杂草固持磷量为21.3~48.3 kg/hm2,分别能解释CK、NK处理土壤磷库损失的40.6%和54.9%,但仅能解释NPK处理土壤磷库损失的14.9%.[结论]弃耕降低稻田土壤磷库,与低磷背景土壤相比,高磷背景土壤(NPK处理)对弃耕更为敏感,弃耕后土壤全磷、Olsen-P和各活性组分都有显著降低(P<0.05);中活性磷含量的降低对磷库损失的贡献率最高,达64.3%,而中活性磷的下降主要源于其无机态磷组分的降低.弃耕后杂草带走的磷素对磷库损失的解释度较低,微生物固定磷却不受弃耕的影响.因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维持弃耕土壤磷库稳定的有效途径.
分类号: S153.6
- 相关文献
[1]农田土壤氮素损失与环境污染. 张炎,史军辉,李磐,冯耀祖,马海刚. 2004
[2]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的可见近红外高光谱反演. 薛利红,周鼎浩,李颖,杨林章. 2014
[3]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梯度草地土壤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宋雄儒,尚振艳,李旭东,傅华. 2015
[4]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水稻土全磷反演研究. 周鼎浩,薛利红,李颖,杨林章. 2014
[5]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全磷的最佳显色条件和比色波长. 张辉,肖国壮,李丽蓓,苏方康,杨杰. 1992
[6]河南省烟区土壤磷素资源状况与动态变化研究. 范艺宽,张翔,李富欣,马京民,黄元炯,宝德俊,孙春河. 2003
[7]中国典型农田土壤磷素演化对长期单施氮肥的响应. 曲均峰,李菊梅,徐明岗,戴建军,高静. 2009
[8]春玉米磷吸收累积与土壤磷库对不同磷素激活剂的响应. 周丽娜,赵营. 2014
[9]磷高效转基因水稻磷效率特征分析. 曹璇,赵建宁,李刚,修伟明,赵云丽,王慧,刘惠芬,杨殿林. 2015
[10]脲酶抑制剂配施比例对红壤双季稻产量的影响. 叶会财,李大明,柳开楼,余喜初,胡惠文,徐小林,周利军,王赛莲. 2014
[11]长期施用猪粪红壤稻田土壤Cu、Zn累积规律. 李大明,柳开楼,黄庆海,余喜初,叶会财,胡惠文,徐小林. 2015
[12]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稻田土壤性质及晚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崔新卫,张杨珠,高菊生,高鹏,彭福元. 2019
[13]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晚稻产量和杂草群落的影响. 曾希柏,刘强,高菊生,文石林. 2016
[14]长期冬种绿肥改变红壤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特性. 高嵩涓,曹卫东,白金顺,高菊生,黄晶. 2015
[15]我国南方红黄壤地区优质油菜营养特性与施肥研究Ⅱ.红壤区稻田双低油菜中双7号高产施肥. 郭庆元,李志玉,涂学文. 2001
[16]长期施肥红壤稻田肥力与产量的相关性及县域验证. 刘淑军,李冬初,高菊生,黄晶,余泓,李照全,文炯,张会民. 2020
[17]红壤稻田不同生育期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硝化势的变化. 宋亚娜,林智敏. 2010
[18]基于红壤稻田肥力与相对产量关系的水稻生产力评估. 柳开楼,黄晶,张会民,韩天富,黄庆海,余喜初,李大明,胡惠文,叶会财,胡志华,马常宝,薛彦东. 2018
[19]施肥对红壤稻田硫素演变及供硫能力的影响. 姜丽娜,詹长庚,毛美飞,叶静. 2000
[20]湘南红壤稻田AOA-amoA、narG、nosZ基因丰度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高嵩涓,曹卫东,白金顺,高菊生,黄晶,曾闹华,常单娜,志水胜好.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叠抱大白菜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分析
作者:王树彬;王荣花;张志刚;王立华;刘栓桃;李巧云;许念芳;赵智中
关键词:叠抱大白菜;杂种优势;配合力;完全双列杂交;重测序
-
早/晚抽薹性大白菜自交系中光敏色素B及光周期关键基因的动态研究
作者:刘栓桃;王树彬;王荣花;王立华;李巧云;张志刚;赵智中
关键词:大白菜;PHYB;光周期;抽薹;蛋白质印迹
-
耐盐碱水稻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马国辉;郑殿峰;母德伟;王奉斌;戴其根;魏中伟;冯乃杰;王才林
关键词:盐碱地;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品种选育;土壤改良;栽培管理
-
叶面喷施能百旺2.0对水稻产量、品质、干物质积累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穆麒麟;田文涛;党程成;郝蓉蓉;冯乃杰;周梦;胡玉婷;余思蝶;刘越;田小海;马国辉
关键词:水稻;植物生长调节剂;干物质积累;肥料利用率;能百旺2.0
-
S-诱抗素对不同盐胁迫下水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蒋文鑫;马国辉;赵黎明;黄安琪;冯乃杰;郑殿峰;邹武龙
关键词:水稻;S-诱抗素;盐胁迫;抗氧化损伤;产量
-
论袁隆平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作者:王宏广;马国辉;辛业芸
关键词:
-
袁隆平科技创新精神的解读
作者:马国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