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干旱地区近地层空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程达

作者: 高程达;孙向阳;陈军;李志刚;阿拉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温带;干旱地区;近地层空气CO2浓度;本底;季节变化;日变化;植被覆盖

期刊名称: 干旱区地理

ISSN: 1000-6060

年卷期: 2009 年 32 卷 04 期

页码: 10-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定我国温带干旱地区的四种植被类型:典型草原(内蒙古)、荒漠草原(宁夏)、榆树林(宁夏)和油松林(宁夏)为观测样地,观测研究了近地层空气CO2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干旱地区近地层空气CO2年平均浓度为323.49±21.36×10-6,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本底数据,其平衡受当地植被覆盖程度和种类控制。(2)近地层空气CO2浓度随植被类型不同存在差异,灌草丛生的榆树林最低297.92±15.56×10-6,裸露的荒漠草原最高331.82±19.17×10-6,植被的种类控制着地表面空气CO2浓度的大小,灌木杂草有利于吸收近地层空气的CO2,裸露的地表不利于CO2浓度的吸收和调节,植被在空气组成平衡过程中,起着"汇"的作用,尽管干旱地区植被稀少。(3)干旱地区近地层空气CO2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11月份浓度最高336.54±27.12×10-6,7月份最低305.05±15.45×10-6;呈"S"型曲线变化趋势,这种季节变化十分有利于调节地表空气CO2的浓度。(4)干旱地区近地层空气CO2浓度存在日变化,变化范围261.0×10-6~384.0×10-6,均值为323.5×10-6。一天中,平均CO2浓度最低时间在下午的16?00时,最高时间是在半夜0?00时。变化趋势呈"沟谷"状,两头高,中间低。(5)在人烟稀少的温带干旱地区,植被、土壤和气候相互作用,调节和控制差近地层空气CO2的浓度变化。

分类号: P402

  • 相关文献

[1]北温带干旱地区土壤-大气界面CO_2通量的变化特征. 高程达,孙向阳,张林,李志刚,阿拉塔. 2009

[2]四季柚的光合特性研究. 姜小文,张秋明,易干军,霍合强,周碧容. 2003

[3]毛叶枣光合特性研究. 姜小文,易干军,霍合强,张秋明,周碧容. 2003

[4]闽北红壤区牧草引种与筛选研究:I.温带种. 罗涛,Casa.,A. 1998

[5]亚热带和温带生态条件下籼稻品种产量潜力评价. 李贵勇,袁平荣,Kwak Kang-Su,杨天梅,吕宏斌,杨从党. 2010

[6]利用配合力和SSR标记对热带和温带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 番兴明,陈洪梅,谭静,杨峻芸. 2003

[7]苹果梨高接技术. 侯佳贤,高玉江. 2005

[8]温带果类幼树主枝拉大开张度的方法. 熊月明,李漳汀. 1996

[9]25个优良温带玉米自交系与4个热带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孙成韬,陈洪梅,谭静,徐春霞,李学智,黄必华,番兴明. 2007

[10]秸秆和植被覆盖对滩涂围垦区土壤盐分和肥力性质的影响. 张蛟,崔士友. 2018

[11]气候因子和地表覆盖对沿海滩涂土壤盐分动态的影响. 张蛟,崔士友,冯芝祥,王奎山,翟彩娇. 2018

[12]基于RS的北京山区植被覆盖变化空间特征. 张本昀,何富中,喻铮铮,刘良云,王家耀. 2008

[13]山西省水土流失治理的战略抉择. 田良才,牛天堂,李晋川,王宇宏,任冻. 2011

[14]苜蓿草地土壤氮矿化的研究. 韩方虎,沈禹颖,王希,周少平,杨晶,耿丽英. 2009

[15]基于RS的北京山区植被覆盖变化空间特征. 张本昀,何富中,喻铮铮,刘良云,王家耀. 2008

[16]秸秆和植被覆盖对江苏滨海盐土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 崔士友,张蛟. 2017

[17]1981—2015年中国西北牧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 牟乐,芦奕晓,杨惠敏,冯琦胜. 2018

[18]基于MODIS的宁夏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吴霞,张永宏,王长军,樊丽琴,李磊. 2021

[19]基于NDVI的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分析——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周兆叶,储少林,王志伟,陈全功. 2008

[20]北京山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张本昀,喻铮铮,刘良云,张震宇,孙婷婷.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