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白灵菇副产物加工沙拉酱工艺配方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薛淑静

作者: 薛淑静;李露;关健;史德芳;杨德;郭鹏;高虹;周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灵菇;预煮液;综合利用;沙拉酱

期刊名称: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1513

年卷期: 2011 年 29 卷 06 期

页码: 35-39

摘要: 利用白灵菇副产物加工沙拉酱,既可以提高白灵菇的利用价值,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利于环境保护.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沙拉酱风味的砂糖、食盐、白醋以及白灵菇副产物4个因素进行了优化.通过感官评价、显微图像、色度分析、质构测定分析了不同黄原胶浓度的影响,最终确定配方为:355 g色拉油、355 g可溶性固形物为3%的副产物配置的25 g/kg黄原胶溶液、140 g蛋黄、38 g白砂糖、10 g盐、90 g 9°的食用白醋、9 g芥末、1.0 g谷氨酸钠、1.2 g白胡椒粉、0.05 g特丁基对苯二酚、0.75 g山梨酸钾.此配方加工的沙拉酱味道鲜美、酸甜适宜、乳白色、流散缓慢、组织细腻、无纹裂及油水现象,整体接受度较好.

分类号: TS264.2

  • 相关文献

[1]电子束辐照对沙拉酱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 王海宏,颜伟强,岳玲,郑琦,戚文元,陈志军,段卓旭,孔秋莲. 2021

[2]洋葱味低脂沙拉酱的工艺配方研究. 卢文静,陈一丹,谌迪,叶沁,唐宏刚,肖朝耿,朱成,邵奘. 2021

[3]杏鲍菇、香菇及其预煮液中可溶性糖的GC-MS分析. 段秀辉,李露,薛淑静,黄文,高虹,周明,程薇. 2015

[4]三种食用菌预煮液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段秀辉,李露,薛淑静,黄文,高虹,杨德,乔宇,程薇. 2015

[5]响应面优化双孢菇预煮液酶解工艺研究. 薛淑静,李露,杨德,关健,段秀辉,王肖莉,高虹,程薇. 2016

[6]白灵菇菌丝生长所需的营养及环境条件研究. 李冠喜,邵世光,华国栋,张灿宏. 2006

[7]白灵菇品种的拮抗与品比鉴定. 李冠喜,王珏,邵世光,华国栋,张灿宏. 2006

[8]白灵菇贮藏特性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李淑芳,张志军,陈晓明. 2007

[9]激素对白灵菇菌丝生长影响的研究. 李冠喜,邵世光,李玉娟. 2003

[10]大豆秸秆栽培白灵菇配方的初步研究. 刘连强,张志军,訾惠君,周永斌,王文志,魏雪生,王玫,李凤美. 2011

[11]白灵菇不同发育阶段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陶曙光,邓春海,冀宝营. 2016

[12]白灵菇中高温型菌株a_3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华国栋,李冠喜,张灿宏,王多明,相华. 2006

[13]影响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几种激素的交互作用. 李冠喜,李玉娟,邵世光. 2003

[14]白灵菇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 李慧慧,李超,薛志辉,胡新扬,商学兵. 2013

[15]沼渣制备蘑菇覆土材料两法. 曹德宾,李艳秋. 2008

[16]工厂化生产白灵菇增产技术研究. 池惠荣,刘振国,安建军,黄铁抓. 2012

[17]白灵菇陶粒菌种制作技术. 罗莹,刘连强,周永斌,张志军,李凤美. 2016

[18]白灵菇采后低温气调包装保鲜试验. 訾惠君,张志军,王文治,周永斌,刘连强,魏雪生. 2009

[19]白灵菇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文治,王永庄,蔡玉侠. 2002

[20]农业智能物联网控制模拟两种白灵菇工厂化生产的比较分析. 张晨,朱琳,谭笑,张永锋,张维东,杨大海,温嘉伟.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