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和游离铁对湘南红壤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铭

作者: 陈铭;刘更另;孙富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有机质;游离铁;红壤;表面电荷性质

期刊名称: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ISSN: 1008-181X

年卷期: 1997 年 01 期

页码: 20-25

摘要: 用双氧水破坏土壤有机质和用DCB(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重碳酸钠)脱铁等方法研究湘南第四纪红粘土及其发育的土壤的表面电荷性质.结果表明:去除土壤有机质.使红壤胶体表面的阴离子交换量(AEC)增加、可变负电荷量(CECV)降低,在多数情况下其永久负电荷量(CECP)增加;脱游离氧化铁使红壤AEC减少、CECp增加,CECV增减不一.笔者认为,这与土壤胶体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分类号: S152

  • 相关文献

[1]植草恢复对侵蚀红壤重组有机质的影响. 罗旭辉,詹杰,李秀峰,郑仲登,王义祥,黄毅斌. 2010

[2]沼液还田对旱地红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郑学博,樊剑波,周静. 2015

[3]有机质对红壤烤烟氮素累积分配特征的影响. 焦永鸽,李天福,张云贵,李志宏,刘宏斌,谷海红. 2009

[4]红壤地区三种母质土壤熟化过程中有机质的变化特征. 于寒青,孙楠,吕家珑,高菊生,徐明岗,王伯仁. 2010

[5]有机质对典型铜锌污染土壤自然修复过程的影响. 吴曼,刘军领,徐明岗,张文菊,武海雯. 2011

[6]氧化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中铁蛋白的作用研究(英文). 贾艳侠,张丽静,曾福礼. 2006

[7]澧阳平原古水稻土铁形态演变特征. 刘沛,周卫军,顾海滨,李娟,郭子川. 2015

[8]不同月份乌龙江湿地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 陈丽华,陈涵贞,苏德森,吕新,李玥仁. 2009

[9]绿菜花的高产栽培. 周军. 2002

[10]天津地区果园覆草技术. 王芝学,李树海,王士环,耿忠长,王建冬. 2000

[11]稻草还田苗带轮作栽培技术的研究. 方展森,关丽君,都兴林,张三元,金京德. 2000

[12]紫色土区刺槐林极系对土壤结构的稳定作用. 李勇,武淑霞. 1998

[13]哥伦比亚有关清除表土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 张俊生,冯波,杨旭. 2002

[14]黄潮土长期轮作施肥土壤有机质消长规律的研究. 张爱君,张明普. 2002

[15]pH、有机质和石灰反应对土壤背景值的影响. 庞金华. 1993

[16]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杨忠华,刘方,赵泽英,冯廷玺. 2009

[17]贵州主要红阳猕猴桃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黄伟,万明长,乔荣,袁建琦. 2013

[18]贵州茶园土壤研究主要成果与展望. 梁远发,田永辉. 2008

[19]喀斯特山区村级尺度下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性. 彭志良,赵泽英,李中元,李莉婕. 2008

[20]基于高光谱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估算研究. 卢岩,郭斗斗,孙成明,刘涛,陈瑛瑛,武威.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