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非同源末端连接缺陷构建拟轮枝镰孢菌的高效基因敲除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席凯飞

作者: 席凯飞;李成杰;丁艺;郭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拟轮枝镰孢菌;基因敲除;同源重组;非同源末端连接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进展

ISSN: 2095-2341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422-432

摘要: 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是引起玉米茎基腐病和穗粒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严重威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深入研究拟轮枝镰孢菌致病基因的功能,对该菌中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途径中的2个关键基因FvKu70和FvKu80分别进行了基因敲除以创制高效的基因敲除菌株,并比较了野生型菌株和突变体菌株在营养生长速率、菌落形态、产孢量、对玉米的致病力和基因敲除效率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FvKu70和FvKu80的基因缺失突变体与野生型FvLNF15-11相比,在PDA平板上的形态特征(如菌丝形态、生长速率、菌落直径、产孢量)没有明显差异,对玉米茎秆的致病力也类似.此外,选择尿嘧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FvpyrG作为敲除的靶基因,分析了FvKu70或FvKu80缺失突变体菌株的同源重组效率,结果显示突变体菌株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其中ΔFvKu70的同源重组效率最高.综上所述,FvKu70或FvKu80基因缺失突变体可以快速又高效地实现拟轮枝镰孢菌的基因敲除,为进一步研究该菌的功能基因提供了技术支持.

分类号: Q78%S435.13

  • 相关文献

[1]小分子化合物靶向DNA连接酶Ⅳ提高CRISPR/Cas9基因编辑效率的研究进展. 肖红卫,毕延震. 2020

[2]通过缺失大丽轮枝菌Vdku80构建其高效基因敲除受体菌株. 田李,刘娜,徐荣旗,曲志才,刘乾. 2014

[3]锌指核酸酶技术在基因组定点修饰中的应用. 张庆晓,曹少先,苏磊,王慧利,孟春花,王锋. 2013

[4]提高丝状真菌精准基因编辑效率的策略. 杨浩萌,梁丽存,宋祖洹,徐欣欣,罗会颖,姚斌,黄火清. 2024

[5]基因敲除技术及其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申乃坤,周兴. 2010

[6]金龟子绿僵菌fluG基因的敲除及对产孢的影响. 王苗苗,王广君,农向群,蔡霓,刘蓉,宋红岩,涂雄兵,张泽华. 2024

[7]农杆菌介导的基因敲除技术在丝状真菌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李彩红,李志芳,冯自力,赵丽红,师勇强,王玲飞,刘义杰,朱荷琴. 2013

[8]转基因和基因敲除鼠技术在病毒致病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孟庆文,贺秀媛,于康震. 2001

[9]乳房链球菌透明质酸合成酶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郑六海,吴杰,李双洁,张金秋,苗晋锋. 2015

[10]动物基因打靶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杨秀芹,刘娣,韩玉刚. 2001

[11]冠突曲霉Ac-nsdD基因鉴定分析及抗盐胁迫功能分析. 余春芳,曹广鑫,张亭笛,吴炅臻,杨靖,谭玉梅,刘永翔,刘作易,位秀丽. 2022

[12]DT40细胞sIgMλ轻链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游雷鸣,罗俊,王爱萍,张改平,卜丹,郭亚男,祈艳华. 2009

[13]食用菌遗传操作技术与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 韩伟. 2011

[14]山东省玉米穗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优势种的系统发育分析. 丁梦军,杨扬,孙华,马红霞,刘树森,石洁. 2019

[15]拟轮枝镰孢菌EST-SSR信息分析与标记开发. 李新凤,王建明,姜晓东,郝晓娟,张祖维,田宏先. 2018

[16]甘薯茎基部腐烂病调查及病原鉴定. 黄立飞,刘伟明,刘也楠,何贤彪. 2019

[17]玉米拟轮枝镰孢菌穗腐病抗性基因的挖掘. 闻竞,沈彦岐,韩四平,邢跃先,张叶,王梓钰,李世界,杨小红,郝东云,张艳. 2020

[18]桃蛀螟为害对春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生及产量损失的影响. 李荣荣,何康来,白树雄,张天涛,丛斌,王振营. 2017

[19]甘蔗梢腐病的室内杀菌剂筛选. 陈潇航,王泽平,黄海荣,张小秋,宋修鹏,李文教,雷敬超,黄冬梅,李秋芳,颜梅新. 2023

[20]植物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机制研究进展. 朱彩霞,古佳玉,邵群,王晶,刘录祥.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